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討論通過了《關于促進外貿穩(wěn)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在筆者看來,,此舉首要的意義是在熱烈探索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之際,,再次確認了外貿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近年來頗受詬病,,人們指責外貿長期高增速,、過高的順差壓縮了宏觀調控空間,,令外部消費者受益而肥水外流……然而,,外貿的重要性不只在于直接創(chuàng)造了多少就業(yè),、貢獻了多少GDP,,還在于其對宏觀經濟穩(wěn)定性的貢獻。尤其在國內經濟風險驟升,、全球經濟陡然失速之際,,外貿的穩(wěn)定增長能夠為旨在“保增長”的宏觀調控措施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
以降息這一常用的“保增長”工具為例,,一般而言,,為“保增長”而放松貨幣政策會加大通脹壓力,而一國的國際收支,、資本流動情況恰恰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該國的通脹壓力,。
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的通脹壓力普遍帶有外部輸入色彩,這種外部通脹壓力通常通過大宗初級產品的價格變動而輸入,。假如一國存在持續(xù)的貿易順差和經常項目收支順差,,其本幣匯率即使對美元有所貶值,,幅度也較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初級產品價格下跌,,其國內以本幣計價的這些投入價格也會相應趨向下跌,通脹壓力因此趨于減輕,。此時該國央行若選擇放松貨幣政策,,就無需過多擔心輸入型通脹壓力,中國便是這樣的典型,。
對于持續(xù)貿易逆差和經常項目收支逆差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情況則相反,虛弱的貿易收支和經常項目收支將使市場參與者看空其本幣匯率,,從而抽逃資本,,進而形成“資本外逃——本幣對美元貶值——資本加劇外逃”的惡性循環(huán)。由于本幣匯率對美元大幅貶值,,即使此時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初級產品價格下跌,,其國內以本幣計價的這些投入價格依然會堅挺,通脹壓力仍將居高不下,,這類經濟體往往不得不為抑制通脹而維持高利率,,顧不上考慮這樣做對實體經濟殺傷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