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兩會期間有委員提出恢復中國股市的T+0制度以來,人們關于這項交易制度的關注與討論越來越多,。事實上,,T+0并不是治療中國股市的良策,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不可爭辯,,即在投資中造成股民損失的,,不是因為沒機會賣出股票,而是因為天天持有它甚至天天滿倉,,直到虧得絕望時才賣掉,。 T+0制度充其量只是一個改變交易間隔時長的問題,亦即交易頻率問題,,它其實是一個工具性的次要問題,,而非根源性問題,故不足以救市或治市,。而中國股市中實質性的主要問題是源頭上不干凈和制度上不健全,。 具體說來,源頭問題大體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權力部門,,即IPO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權力尋租現象導致部分劣質企業(yè)上市,同時,,為企業(yè)輸血的功能定位注定了股市主體間的不平等與交易行為的惡性投機,;二是參與發(fā)行的既得利益機構,他們利用職權之便與公司合謀,,在定價機制與公司包裝上做手腳來坑害股民,;三是公司本身過度包裝以及缺乏社會責任,只圖圈錢不思回報,。許多公司,,在IPO前打扮得像仙女一樣,什么“亞洲最賺錢公司”,,什么“美國FDA認證”,什么“高鐵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產品龍頭”,,什么“乙肝疫苗龍頭”,,不一而足,但結果呢?再隨便打開一個從2011年以來上市的股票,,有哪只股票是上市以后被二級市場普遍看好而一路上漲的呢,?鳳毛麟角!如果中國A股充滿類似微軟,、可口可樂那樣的優(yōu)秀公司,,你再看看股民們還是否在乎股票交易是T+0還是T+100。 這種源頭上的不干凈,,其實質是權力與法治之間的關系問題,,說到底是一個制度的設計與實現問題。權力的不透明運行,,帶來很多負面效應,,最重要的有兩個,即攪渾水源與破壞法治,。攪渾水源是指由于權力的不合法使用,,造成上市公司的品質整體下降,圈錢之風盛行而不思回饋社會,,融資功能實現而回饋社會的功能缺失,。這些現象,進一步造成了中國股市缺少投資價值,,人們憤而轉向投機,,由此造成更多的投資亂象。破壞法治是指以權代法,,以政策壓法,,破壞法律的權威性與行政過程中的腐敗。 除了官方的權力約束之外,,更重要的一塊是要對上市公司的權力進行約束,。如果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高、社會責任感強,、投資回饋功能強大,,則出現一點官權腐敗也不會太影響一個證券市場的整體交易質量。但現在的A股核心問題在于,,上市公司的權力過大,,且目前的《證券法》對此基本沒有約束或有約束卻太弱。 上市公司的權力,,具體表現在上市環(huán)節(jié),、公司運營與信披環(huán)節(jié)、向投資者回報環(huán)節(jié)上,。整體說來這就是個賣方市場,,上市公司以絕對優(yōu)勢地位把公司的股票賣給投資者,,可以肆意地包裝、多次隱匿重大信息或故意多次修改所披露信息,、公布虛假信息甚至與莊共謀,、鐵公雞公司只圈錢不回報,偶爾有回報也是每10股送2毛錢還含稅,。對于這些問題,,新一屆管理層已經著手改革,但僅限于倡導或鼓勵是不夠的,,因為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不是辦社會福利事業(yè),。唯一正確有效的辦法就是制度建設,改變目前《證券法》的重資本發(fā)展,、輕社會民生的色彩,,強化資本的社會造福與回饋功能,通過制度變革來實現公平公正,。比如,,目前對于包裝上市的公司或虛假信息、財務造假等的處理辦法是罰款甚至譴責,,這種處罰力度或制度結構是遠遠不夠的,。要對嚴重包裝、造假或惡意信披行為作“死刑”式處理,,比如對于包裝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的任何時候一旦事發(fā),,則以證券欺詐罪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宣布公司倒閉且上市行為不成立,,從而可以追究公司發(fā)起人的無限責任,,恢復投資者財產原狀即對所有投資者作原價賠償和利息補償。再比如,,對于常年不分紅或分紅極低的公司給予警告,,連續(xù)三次警告后給予ST并遵照現行ST制度執(zhí)行后事退市制度。如此立法,,則不達標企業(yè)就不敢輕易謀求上市,,更不敢包裝上市,上市后也不會對投資者不思回報,,這樣也就恢復了股市的投資功能,,同時也培育了回饋功能,在上述兩大功能輔助下,,實現資本市場的良性融資功能,。若果真如此制度化,則IPO自然可以不要審核,,證監(jiān)會回歸到監(jiān)管的職責上來,,郭主席的那個“不審行不行”的命題就可以得到肯定答案,。 其實,T+1制度面世至今也有十幾個年頭了,。當年中國剛開設股票交易市場時,也是按照T+0交易的,,沒有T+1這一交易制度,,某年的某一天,管理層鑒于股市波動幅度太大給股民造成傷害太深(當時炒作投機成風導致股民虧損慘重,,家破人亡,、跳樓自殺的大有人在)的實際情況,才推出了T+1交易制度改革,。并且我們不要忘記,,當時還附加了另一項改革,即增加了漲跌幅度的限制(普通股票每天漲跌幅不超過10%),�,;仡櫷舨浑y發(fā)現,其實這項改革的初衷恰恰是為了抑制投機,,而如今我們卻再度要求恢復它,,請問該提議的用意又何在? 坦率地講,,恢復T+0就會進一步增強股民的投機心理與機會,,就會帶來更大的傷害,這種后果是慘烈的,。其實,,這種增強投機機會與氛圍的制度要越少越好,畢竟絕大多數股民是不成熟的,,或者說不理性的,,在投資知識與風險防范能力上是十分欠缺的。他們只抱著個賺錢的美好愿望而來,,結果發(fā)現這里根本不是隨便可以賺錢的地方,,發(fā)現股市不是福利院,而是資本弱肉強食的戰(zhàn)場,。我們甚至可以打個比方,,T+0與T+1的關系,就像兩個槍手在決斗,,表面上比的是誰拔槍快,,但遺憾的是,你拔槍雖快但槍法很差,,而對方慢一秒出槍卻能百發(fā)百中,、一招斃命,。在漫長的對決中,誰更占優(yōu)勢,? 其實,,退一步講,T+0制度在中國資本市場中也不是沒有,,比如在權證,、黃金交易與期貨、股指期貨中就有,,而且天天有人在應用它,。那么試問,你如此推崇T+0,,總感覺T+1制度是阻礙你發(fā)財的唯一障礙,,那么請問:你在權證、黃金,、股指期貨交易中暴賺過嗎,?遺憾的是,依我們此前的數據統(tǒng)計顯示,,T+0制度下的權證交易依然是絕大多數人賠錢的游戲,,而且很多人賠得血本無歸。所以,,既然上述那么多的T+0交易項目中你也不能賺到錢,,又憑什么相信自己在A股中恢復T+0后就可以賺錢?其實,,人們只要細心地去做個實地調研,,就不會提出這種低級的、華而不實的問題了,,但很多投資者卻偏偏不愛做這種基礎性的工作,。我們的調研發(fā)現,做黃金交易與股指期貨的投資者,,虧損面要比做股票的投資者要嚴重得多,,有的甚至近億家產在半年內灰飛煙滅,傾家蕩產,。而統(tǒng)計顯示,,做股票的人當中,這種極端例子即巨虧的情形還不多,,若深套后充其量就是死守裝傻,,不會爆倉,等幾年總有漲回來的希望,。所以,,中國股市今天之所以有這么多棘手的問題,,其根源并不在于交易的時間規(guī)則,而在于源頭上不干凈,,在于圈錢市的本性與不分紅,,最終在于實體制度性不平等。 有人甚至歪曲事實說,,機構可以T+0而散戶只能T+1,,并以此為依據來證明交易制度存在不公。我們必須強調,,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是主觀臆造的,,根本不符合事實,。 從事實上講,A股市場中的一切交易主體都遵循同一個交易制度,,即T+1,,不存在誰有特權或誰能以T+0交易的現象。不過,,機構投資者由于資金量大,、分步操作等特征,使得他們確實可以在同一天內進行多次交易,,但客觀地講,,這不是T+0,而是“倒庫操作法”,。所謂倒庫操作法,,即N日可以買入10萬股某股票,等N+1股價低于N日買進價時,,可以再逢低買進10萬股并于當天反彈時逢高賣出10萬股,。這一過程,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第二個交易日內實現了T+0,,但其實并非如此,,第二個交易日所賣出的10萬股,根本不是即日新買進的那10萬股,,而是上一交易日所買進的,、放在庫存中的10萬股,通俗點說就是,,把倉庫里的庫存拿出來倒騰一下而已,,故為“倒庫交易法”。這種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沒有資金或其它方面的要求,,只要交易者愿意。那么,,如此平等適用的交易規(guī)則,,又存在什么不平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