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外部經濟環(huán)境持續(xù)惡化,,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的秘魯,,今年其外貿形勢變得日益嚴峻,經濟一度急劇下滑,。秘魯政府就此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政策,,并取得明顯成效。
種種數據顯示,,今年秘魯外貿形勢面臨4大挑戰(zhàn):一是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據秘魯中央銀行統(tǒng)計,從今年年初秘魯出口開始下滑,2月和3月出口增幅分別僅為9.9%和7.7%,,4月甚至萎縮10.7%,。秘魯外貿與旅游部最新報告顯示,今年1至5月,,秘魯出口額為180.3億美元,,較2011年同期增長3%,增幅僅為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二是傳統(tǒng)產品價格急劇下跌,。秘魯傳統(tǒng)產品主要為礦產品、漁業(yè)產品,、石油及制成品,,占出口總額的78%,其中僅礦產品就占出口總額的60%,;非傳統(tǒng)產品主要為紡織品,、農牧業(yè)產品、化工產品,、鋼鐵制品及非金屬礦產品,,占出口總額的22%,。據秘魯外貿與旅游部統(tǒng)計,,今年5月秘魯主要出口商品(除黃金和魚粉外)的國際價格同比下降11%到29%,其中礦產品價格下跌尤為明顯,,對秘魯出口整體影響非常大,。三是出口市場明顯萎縮。美國和歐洲歷來是秘魯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但由于美國經濟增長乏力,,歐洲深陷債務危機,2011年秘魯對美國和歐洲出口明顯減少,,分別為58.3億美元和143.6億美元,,占該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四是秘魯本幣索爾不斷升值,,也降低了該國出口產品競爭力,。
為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秘魯政府從去年開始不斷調整出口戰(zhàn)略:一方面,,大力推動非傳統(tǒng)產品(尤其農產品和紡織品)出口,;另一方面,積極開拓亞太新興市場,,并取得初步成效,。去年以來,秘魯的油梨、咖啡,、葡萄,、芒果等農產品,以及魷魚,、扇貝,、龍蝦和冷凍魚等水產品的出口顯著增長。秘魯自2009年4月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后,,不斷密切對華貿易關系,。2011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秘魯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占其出口額的15%,。
今年,,秘魯政府又制定了出口增長8%、經濟增長6%,、繼續(xù)降低失業(yè)人口的經濟目標,。為此,秘魯政府擴大公共財政,,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增加政府采購力度,拉動國內消費,;采取優(yōu)惠信貸政策,,扶助中小企業(yè)擺脫困境;推出減稅等優(yōu)惠舉措,,提高企業(yè)產品出口競爭力,,鼓勵企業(yè)拓展國際市場;積極舉辦諸如秘魯博覽會等大型國際展覽會,,向國際市場推銷秘魯產品,。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舉措,秘魯外貿窘境近期開始有所改觀,。據秘魯外貿與旅游部統(tǒng)計,,今年1至5月,秘魯非傳統(tǒng)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1%,,其中非金屬礦產品出口增長56%,,金屬機械出口增長23%,紡織品出口增長15%,。據預測,,秘魯出口額將從2011年的460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490億美元,增長8.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隨著外貿形勢的好轉,,今年秘魯經濟仍將增長5.5%,高出地區(qū)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