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國航“零元機票”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由于國航網站的系統(tǒng)故障,,有個別旅客“撿了大便宜”,,他們以零元購得了國際機票。沒過多久,,國航官方微博上就很“慷慨”地表示,,“由于系統(tǒng)短時故障,部分旅客通過國航網站以零元票價購得國際航線客票,。發(fā)現后,,我們第一時間對系統(tǒng)進行了修正。無論故障出在什么地方,,國航決定承擔相應損失,,因為我們認為誠信最重要”。 無疑,,國航對“零元機票”的表態(tài)是積極的,,承認“零元機票”有效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比過去銀行,、電力等壟斷部門的行為強很多,。但“零元機票”的話題并沒有結束,網絡上質疑依然不斷,,例如,,有網友質疑,“國航是在玩噱頭,,花了一點錢做個一個大廣告”,;“這品牌形象傳播的夠快,夠好,,夠廣,,成本還低……”,更有人把此事與“前幾天國航飛機大面積延誤,,并在微博上公開給謝娜道歉而忽視普通消費者的感受”事件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國航在“零元機票”上做文章,是“舍本逐末”,。 平心而論,,國航“零元機票”的表態(tài)和處理是有進步的地方,它反應積極,、表態(tài)明確,。但仔細想想,也有些遺憾的地方,,這些遺憾,,恰恰是今后進一步加強管理的方向: 首先,國航沒有第一時間公布到底有多少旅客購得“零元機票”,,國航到底損失多少,。這讓網民和媒體多了一分“國航是否刻意作秀”的疑問。畢竟,,如果僅僅是幾位乘客購得零元機票,,而國航又鄭重其事地慷慨表態(tài),讓人難免覺得國航是“花小錢賺大口碑”,。記者注意到了國航的官方網站和微博,,在其后的幾天內也都沒有公布到底有多少旅客“撿了便宜”,后來外界有報道是“58位乘客”,,但涉及具體金額沒講,。其實,在網購機票的時代,,對于特定時間段“零元機票”的統(tǒng)計應該是方便而快速的,,那么為什么遲遲不公布具體損失,,讓網民了多了質疑的借口。國航既然是“慷慨”表態(tài),,就應該說得明明白白,,這更有說服力。 其次,,消費者和網民有反感,,更多的其實是對于航空公司就更多大眾關心事件給予“第一時間反應”的期待。在“零元機票”問題上,,國航反應快速,,但在更多的時候,對于諸如頻頻晚點,、航班取消,、機場服務不到位等等問題的反應,航空公司總是慢一拍或者干脆沉默,。記者看到國航官方微博“零元機票”這一帖子的1000多條評論中,,就有不少網民列舉了國航服務中的不足,并質疑為何國航對這些不足沒有表態(tài),。的確,,在諸多問題前,航空公司選擇沉默,,就讓這個“零元機票”的表態(tài)太扎眼,。對于航空公司而言,只有建立和完善應急反應機制,,在更多的大眾關心事件上給予誠懇,、務實的答復,才會讓乘客和網民“買賬”,,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來看待航空服務的優(yōu)點和缺點,。 “零元機票”留下的是些許遺憾,不是件壞事,,這些遺憾,,應成為未來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