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7月13肉)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最新宏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8%,,其中第二季度增長7.6%,這是時隔三年以后經濟增速再次回到8%以下,。本周,,關于這一話題的討論可能將繼續(xù)延續(xù)。 過去的兩個星期,,國家領導人分赴各地調研經濟,,在東中西部召開了多場座談會。分析這些調研和會議傳達出的精神,,總的判斷歸結為8個字:緩中見穩(wěn),,危中有機。 對于中國的經濟增速,,過去的這個周末外界議論紛紛,,國內也有不少爭議�,?陀^地說,,和世界其他經濟體比較,中國7.8%的增速并不慢,,也令人羨慕,。但就像劉翔當慣了世界冠軍一樣,一旦慢下來,,外界必定有各種議論和猜測,。 別人怎么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做好了應對經濟增速繼續(xù)下行的準備,。這既包括在財政和金融政策方面還有多大運用空間,,也包括了政策出臺的靈活性、“隨機抉擇”的時機研判。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這些都值得我們關注,。 新華社昨日(7月15日)刊發(fā)的評論員文章提及了宏觀調控的空間:財政政策方面,當前我國財政收入已經邁上10萬億元新臺階,,而財政赤字率不到GDP的2%,,國債余額不到GDP的20%,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有相當大的空間,;貨幣政策方面,,CPI連續(xù)回落正在為貨幣政策創(chuàng)造更大空間,而處于較高水平的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較大調整空間,。 問題是,,這些儲備政策究竟何時出才恰當。世界經濟瞬息萬變,,中國經濟也有強大的慣性(既有上升慣性,,也有下降慣性),是等到經濟見底才推出政策,,還是見微知著,、及早應對,這是考驗宏觀調控水平的地方,。 除了時機把握,,還有政策的取向。財政和貨幣政策最終指向的還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這些政策的重點是用于拉動投資,、促進出口還是刺激內需?最近幾個月來自各地的消息顯示,,投資加速的苗頭已經出現(xiàn),。進出口和內需方面還缺乏明顯的復蘇跡象。 希望新的政策能平衡三個方面,,尤其是在刺激內需方面要拿出長期措施來,。這既包括給企業(yè)個人減輕社保稅收負擔,也包括在收入分配方面盡早出臺方案,。 收入分配改革不是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不是用政府命令來提高企業(yè)勞動力成本,而是要采用限制不合理收入,、規(guī)范隱性收入,、保證中等收入階層消費能力等方面多管齊下,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的收入分配環(huán)境,。 房地產市場的悄然變化也是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焦點,。盡管上半年房地產調控并未放松,但最近幾個月的跡象顯示,房地產市場已經發(fā)生了變化,。房地產銷售開始火爆,企業(yè)拿地重現(xiàn)熱潮,,全國陸續(xù)有40多個地方出現(xiàn)了用以滿足“剛需”的微調措施,。 一旦經濟形勢繼續(xù)下行,這種博弈中央政策的微調,,會不會繼續(xù)蔓延,?這需要繼續(xù)觀察。 最近兩個星期各省市都在召開年中的經濟會議,,可以料想各地都想在“求進”上下工夫,。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見到各地自主動作的推出,。 中國宏觀調控歷來有著“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規(guī)律。在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中,,準確預判經濟走勢并不容易,。越是復雜和多變,越是要冷靜下來,,判斷中國經濟改革的大方向和真正需要突破的瓶頸,。只有這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為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