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確立新能源戰(zhàn)略的目的在于通過大力發(fā)展新能源產業(yè),,改變傳統使用能源的方式,,為美國經濟增長尋找新的突破口。然而,,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不計歐佩克(OPEC)成員國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過去3年全球石油產量的凈增長全部來自美國,。并且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表明,,2012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僅為1.9%。因此引發(fā)的一個疑問是,新能源戰(zhàn)略能拯救美國嗎,?
首先不得不承認,,技術進步與發(fā)明因其復雜性、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有的時候似乎更像一個浪漫的傳說,。在世界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價格飛速上漲的時期,諸如玉米制乙醇這樣的生物燃料技術曾被寄予厚望,。然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特穆特·米歇爾特地撰文指出,,“生物燃料”不靠譜。為什么不靠譜呢,?原因是能量轉化率太低,,整個合成過程的能量轉化率僅為4%左右。而光伏發(fā)電的能量轉化率為15%,,是前者的4倍,。
在美國,關于清潔能源的爭論持續(xù)不休,。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大量資金注入能源領域以“為美國清潔能源未來總體戰(zhàn)略鋪平道路”。但最核心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填補便宜的化石燃料和昂貴的替代能源之間的“成本鴻溝”,,一直未能根本解決。隨著危機的陰影逐漸淡去,,相應的研發(fā)支持在削減,,而如果沒有一個連貫可行能源創(chuàng)新和投資計劃,前期投入將收效甚,。
盡管如此,,過去一年科學家們的努力似乎還是帶來了一些希望的曙光。位于美國北卡萊羅納州塞木普銳斯公司(Semprius)2月宣布已經制成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板,,能夠將照射在電池板上面陽光的33.9%轉化成電能,。傳統的硅太陽能電池板通常只能把不到15%的陽光轉換成電能,硅太陽能電池板的紀錄是22.9%,。塞木普銳斯公司表示,,一旦規(guī)模化運行,,在某些地方,,其發(fā)電成本之低將足以與那些以煤和天然氣為燃料的電廠相抗衡。該公司采用主要措施是使用砷化鎵制作的微型太陽能電池,,因為這種材料能比硅更好地把光轉化為電能,,但也昂貴得多,,由于硅的價格僅在2011年就已跌去半數以上,該公司未來能否將技術優(yōu)勢有效轉化成市場優(yōu)勢尚未可知,。
美國的新能源戰(zhàn)略自然有其合理性,,因為追溯既往,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無不與技術緊密相連,,蒸汽機,、電、互聯網,,凡此種種。不過有意思的是,,與我們通常的看法不同,,從歷史證據看,上述重大發(fā)明的誕生并沒有迅速導致經濟增長,,甚至還出現了增長首先持續(xù)放緩,,隨后突然加速這樣一種“奇怪的周期”。例如,,計算機技術誕生后美國商業(yè)部門的每小時產出增長率反而由20世紀60年代的3%,,下降至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1.5%。
研究者對導致這種怪現象的因素進行了探究,,發(fā)現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學習,,新技術的采用要求企業(yè)和工人花費時間來學習和積累經驗,并且為適應新技術,,企業(yè)一般還需要進行組織上的相應調整,。這種學習過程在短期內會放慢生產率的增長。二是互補性投入的開發(fā),。類似于計算機技術的重大變革基本上都具有一個顯著特征,,即潛在用途非常廣泛,而為了使?jié)撛谟猛咀優(yōu)楝F實需要發(fā)展與新技術相配套的互補的投入要素,。當資源轉向開發(fā)互補性投入時,,增長會有所放慢。
此外,,分析家們常常發(fā)現一些關于技術對經濟增長,、商業(yè)模式與生活方式影響的預測錯得離譜。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是,,當1971年電子郵件誕生時關于企業(yè)差率費預算會降低的預測看上去似乎十分合理,,因為溝通的成本看上去已經如此之小,面對面的交流似乎不再必要,�,?墒瞧髽I(yè)的數據顯示,,五年后差旅費反而增長了四倍。這說明,,在商業(yè)中,,面對面的會議不僅仍然必要,而且由于用戶可以與距離更遠的更多人在更大的項目上開展合作,,組織的成本反而更高了,。
各種各樣的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這并不是說,,重要的發(fā)明必然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它取決于我們如何學習與適應新技術,取決于組織與制度如何進行有效率的調整,,取決于互補性要素投入的發(fā)展,。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對于技術真正可能的影響以及什么是具有廣闊前景的技術,,我們仍然所知甚少。因此最佳的策略可能是建立一個鼓勵創(chuàng)新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寬松環(huán)境,,或許下一個喬布斯就出現在我們中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