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樓在使用13年后啟動裝修計劃,裝修預算從1800多萬元逐步增加到4000多萬元,。不料,,一年后大樓主體卻出現(xiàn)傾斜,,原因是辦公樓在裝修過程中,加裝了過重的鋼結構和過多的大理石等裝飾材料,,使得大樓地基無法承受新增的壓力,。目前,三亞市同意中院擇址另建新樓,,“危樓”移交市政府,。(《中國青年報》6月26日) 三亞中院花費了4000萬元財政資金裝修辦公樓,結果卻搞成個半拉子“危樓”,,進不能,、退不得,到頭來還得市政府出面兜底買單,,接收“危樓”,,法院則另辟新址建新樓。這樣像小孩過家家一般的折騰,,也太離譜了,。 投入使用了13年的辦公樓因為設施老化、式樣陳舊,,裝修改造一下未嘗不可,。蹊蹺的是,既然已經經過了嚴格的招投標程序,,也確定了方案圖紙,,為何卻一再變動,不斷追加預算,,直至比最初的計劃投入翻了一番,?從目前媒體披露的信息看,無論是加裝鋼結構,,還是大量使用大理石等建材,,都難逃過度裝修、乃至奢華裝修的嫌疑,。 此外,,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的裝修、改造,,理應有規(guī)范的資金投入,,而不能動不動就擴大支出。從最初的1800多萬,到后來的4000多萬,,再到眼下的另辟新址,,這中間,財政資金的靡費也未免太大了些,,而且,,不知當?shù)氐募s束與監(jiān)管機制有無發(fā)揮作用? 根據(jù)國家發(fā)改委2009年公布的《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的建筑裝修應遵循簡樸莊重,、經濟適用原則,兼顧美觀和地方特色,。由此可見,,三亞中院并未遵循這些規(guī)定,不僅屢屢增加裝修預算,,還無視建筑科學,,弄巧成拙,從而造成了公共財政的極大浪費,。 三亞中院裝修工程預算屢屢增加是誰批準的,?裝修方案由誰來確定?由此等裝修造成的損失究竟該誰擔責,?這些疑問都有待解答,。當此之時,地方政府理當啟動調查程序,,查明責任,,對責任人依法問責。 同時,,這一事件也提醒相關部門,,對裝修辦公樓之類的公共財政支出也應該有相應的預算審計以及監(jiān)管,不能讓有些機構花錢花得太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