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食品安全危機之下,,眾多上市公司依次“中槍”,。不過,,近日卷入此類風波的黃酒龍頭企業(yè)古越龍山卻似乎有點冤。 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了解,,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在6月15日發(fā)布的相關報告稱,,“古越龍山”牌三年,、五年陳酒及塔牌公司生產的一款八年產品被檢測出含有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簡稱“EC”),含量每千克為0.2毫克至0.26毫克,,其中“古越龍山正宗紹興陳年花雕(五年)”的含量最高,,公司股價當日收跌4.2%至14.59元,跌幅為今年3月份以來最大,。 此后,中國黃酒協(xié)會,、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和古越龍山也迅速發(fā)表聲明或澄清公告,,主要觀點為:EC是酒類及發(fā)酵食品如面包在發(fā)酵過程中自然生成的物質,并非人為添加,,目前沒有對人類致癌的直接證據,;黃酒對人體健康有益,數千年歷史沒有因飲用致癌的案例,,相反,,江浙一帶因為長期飲用黃酒而長壽的例子很多。 據了解,,EC最早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40年代取得較多成果,上述機構的聲明正是來源于迄今為止國內外對EC的研究,。而且,,EC在適應癥方面用于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等,。 需要強調的是,,EC只是一種可能致癌物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曾在2007年將其列為2A類致癌物,,即該物質有對動物致癌的證據,,但目前沒有對人類致癌的直接證據。 而從可供參考的指標看,,黃酒中的EC含量遠低于歐洲相關標準,。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國家級黃酒檢測機構——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15日發(fā)表的聲明稱,酒類中EC含量有高有低,,最高的為水果白蘭地,。目前,國際上對食品及酒類的EC含量控制規(guī)定各不相同,,其中歐盟水果白蘭地的EC要求小于400微克/升,,法國與瑞士規(guī)定是小于1000微克/升。 從香港媒體報道的數據來看,,古越龍山和塔牌3款酒中的EC含量為200微克/升至260微克/升,,遠低于上述相關國家組織400微克/升甚至1000微克/升的標準,。 另一方面,作為與啤酒,、葡萄酒并稱的世界三大古酒,,黃酒幾千年來一直流行于大江南北,清朝時還是宮廷御酒,,只是到了民國以后才逐漸式微,,目前消費地域主要集中在江浙滬一帶,其中紹興黃酒基本上相當于中國黃酒的代名詞,。 古越龍山與江南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進行的黃酒基礎性研究發(fā)現(xiàn),黃酒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為酒類中之最,;在與紹興人民醫(yī)院的合作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適量飲用黃酒對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也有相當好的作用,。 而且,黃酒中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而硒被國內外醫(yī)藥界和營養(yǎng)學界尊稱為“生命的火種”,,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等美譽。 因此,,在沒有正式且確切的EC致癌的科學結論出來之前,,用常識來進行觀察判斷可能是比較恰當的一種方式。如經常喝黃酒的紹興乃至江浙滬一帶的人的癌癥患病率是否比其他地域的人高,?喜歡喝黃酒和清酒(黃酒是清酒的鼻祖)的日本人是否癌癥發(fā)病率比較高,?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