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松調控保增長的宏觀環(huán)境已經形成,。從國務院領導到發(fā)改委、央行官員,,都在強調“穩(wěn)增長”的重要性,。有媒體引述官員透露稱,溫總理5月中旬在武漢調研時曾表示,,中國經濟還是要保持8%的增長步伐,。這比此前公開的經濟目標7.5%要高出0.5個百分點,顯示經濟增速放緩已引起決策高層的高度重視,。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一輪新的擴大投資的態(tài)勢隱隱成形,因為投資還是國內政府和國企最拿手的事情,,也是短期內見效最快的措施,。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新一輪投資應該如何投?資金應該重點流向什么領域,?是再搞一個“4萬億”,,還是繼續(xù)推動結構調整?誰會成為投資擴張的最大受益者,? 在筆者看來,,現在突然而來的這一輪投資擴張,更大的可能還是向國企緊急輸血,。道理很簡單,,雖然中國反復強調結構調整,,但因為原有的投資結構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還是“鐵公基”那套東西,,雖然這些基建措施對穩(wěn)定經濟增長有利,,但國企作為“主力軍”的地位沒有改變,所以投資結構也不會有變化,。筆者認為,,只要改革沒有推進,就無法完成投資結構的改變,,投資擴張的最后結果只是冒險在債上加債,,這使得目前的形勢相當復雜。至于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的說法,,目前還停留在概念階段,,地方政府之所以熱衷于此,無非是思想上跟中央政策較快的,,在投資立項報告上多寫一筆,,有助于拿到投資機會,獲得優(yōu)惠政策支持,。至于在實際中見效,,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筆者與很多人的看法不同,,認為中國經濟不是“國進民退”的問題,,而是經濟全面“國有化”的問題——這是一種最危險的“國有化”。有很多官員和專家都不同意這種說法,,并舉出若干例子(如就業(yè),、利潤等)來證明,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很高,,國企并未壟斷,。經濟全面“國有化”的說法并不過分,雖然民營企業(yè)現在也有一些經營較好的,,但這種所謂的“好”仍是一種依附性生產,,在供應鏈的底層,賺幾個辛苦錢而已,。與國有企業(yè)在債務上不發(fā)愁,、高歌猛進的形勢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現在的經濟國有化遠遠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力,國企集團除了自身控制絕大多數國家項目,、國家投資之外,,還大舉滲透金融領域,,控制了絕大多數社會金融資源。安邦咨詢研究團隊對國有企業(yè)的長期跟蹤發(fā)現,,迄今為止,,國有集團直接參股了14家銀行,央企投資了19家證券公司,,24家信托投資公司,,32家保險公司,而且均以控股為主,。國企不但壟斷了項目和投資,,實際上還壟斷了大部分社會儲蓄,這可謂是不折不扣的經濟“國有化”,。我們在此前的研究中曾多次表示,,國有經濟近年不斷“合縱連橫”,在主業(yè)之外已極大地擴張了地盤,,如果算上它們持有的各類資產,、能夠影響的政策,在中國經濟中的控制力已大大增強,。 事實上,,日前國家審計署公布出的對國企審計結果,也支持了我們的觀點,。各類平臺貸款繼續(xù)在做,,根本管不住,只是變著法兒在做,。宏觀調控中的中央政策的約束,,最多也就是增加了點難度,各個地方依舊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F在最令人擔憂的根本不是“唯GDP主義”,,如果真是“唯GDP主義”那還好了,,現在的問題在于“唯城建主義”,因為GDP還要搞搞生產,,而城建根本就是一味鋪攤子了,。事實上,GDP早就讓位給了城建大業(yè)——修路,、搭橋,、建廣場。 我們認為,,在經濟全面“國有化”的問題上,,國家發(fā)改委和國資委都要承擔不可推卸的宏觀責任,,這樣發(fā)展下去,不是“了不得”,,而是“不得了”,!如果按這種趨勢發(fā)展下去,10年后的中國很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的貧窮國家,,原因很簡單——巨大的債務,!我們曾說過,中國將為城市化所困,,原因就在于此,。 令人擔心的是,此輪宏觀調控放松之后,,仍將形成一輪國企“搶占”資源的浪潮,,經濟的全面“國有化”將得以強化。對市場來說,,這種局面是非常負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