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起,我國居民生活用電將實行階梯電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器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居民家庭的生活用電量也在增加,。因此,,電價漲落,牽動百姓神經也就不足為怪了,。這不,,近些天,各地有關“階梯電價”聽證會一個接一個,,成為人們茶余飯后最為關注的話題,。 按照“階梯電價”總體設計原則,今后掏電費,,將按檔計價:第一檔,,按照覆蓋80%人群的比例確定電量標準,,電價保持穩(wěn)定,。超出部分設為第二檔、第三檔,,相應提高電價,。也就是說,咱家的用電量如果落在了第一檔的范圍里,,就意味著不用多掏錢,;而一旦用電量躥到了二檔、三檔,,電費就要按照“階梯”漲上去了,。 出臺此項政策,就初衷而言,,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節(jié)能減排,。從收費方式看,多用電多掏錢,,當然也合情合理,。不過,仔細推敲卻不難發(fā)現,,階梯電價方案的一些地方還需考慮得更周全,。譬如,目前各地出臺的方案,,對第一檔電量的設置差別很大:上海,,戶均每月電量為260千瓦時,;而寧夏、陜西,、安徽等地只有120千瓦時,。 據悉,此次制定階梯電價,,不分城鄉(xiāng),,一視同仁。這意味著,,農村居民數量和用電水平將對第一檔電量標準產生重要影響,。由于農村居民用電量遠遠低于城市居民,因此一個地方農村居民越多,,第一檔電量就會拉得越低,。 于是,問題就來了:城市化水平較低地區(qū)的城市居民,,難免會有不公平之感,。同樣是城市居民,上海的可以用到260千瓦時,,為什么寧夏,、陜西、安徽的卻只能用到120千瓦時,?合肥與上海,,同在華東,氣候條件相若,,居民日常用電量相差應該不會太大,。但按照兩地的“階梯電價”方案,上海人足足比合肥人可多用一倍的平價電,。 現階段,,東部、西部之間,,城市,、鄉(xiāng)村之間,尚有很大差異,。如果不顧實際情況,,在推行“階梯電價”時“一刀切”,看來確實值得商榷,。據了解,,目前農村生活用電,大多不會超量。所以,,“階梯電價”在農村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在推行階梯電價時強調城鄉(xiāng)一視同仁,實際上只是增加了中西部地區(qū)的“分母”,讓這里的城市居民負擔加重。 再想一想,,實施階梯電價就真的能起到節(jié)能效果,?我表示懷疑,。一些家庭為了不超標準,會盡量少用電,把電熱水器、電采暖器換成煤氣或天然氣,。我的幾個朋友就正琢磨著換呢!這樣一來,,電是省了,,天然氣又多用了,你能說已實現節(jié)能減排了,?說不定哪天,,天然氣、煤氣也要“階梯”,,豈不是讓人白花了冤枉錢,? 發(fā)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前些年,,一提到節(jié)水,,就有專家提倡少洗澡,,有位知名學者甚至提議“一個月洗一次澡”,。這不是回到類人猿了嘛!說到用電,,我想,,居民基本的生活用電還是應該得到保證的�,?繚q價來限制用電,,非長久之策。 那么,,有沒有一種既保證了生活之需又節(jié)約了能源的辦法呢,? 有!根據專業(yè)測試,,不同技術的電器耗電量差異巨大,。同樣為32英寸的電視,LED電視1千瓦時電可播放18.6小時,,而普通電視只能播放8.8小時,。冰箱,、空調等節(jié)電就更為可觀:同樣容量的冰箱,普通冰箱一天的耗電量約為1.15千瓦時,,而節(jié)能冰箱可控制在0.66千瓦時,,一年即可節(jié)電180千瓦時。變頻空調更是比普通空調節(jié)電1/3左右,。 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jié)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這種辦法,,既不犧牲居民生活的舒適度,又促進了消費,,才是從“根兒”上實現了節(jié)能減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