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個人財產(chǎn),,這在美國的選舉中是不成文的規(guī)矩,。所以在許多州都會看到許多政要忙著公布財產(chǎn),比如,,在麻省這個民主黨的大本營,,一場大戲正在上演中。共和黨人Scott
Brown正在受到哈佛大學教授Elizabeth
Warren的強勁挑戰(zhàn),。兩人在民調(diào)上不分上下,,使選戰(zhàn)充滿懸念。
兩人拼政綱不分勝負,,自然要拼公布財產(chǎn)了,。4月退稅日后,兩人的家庭收入如數(shù)公布,,包括配偶掙多少,,自己掙多少,各項收入的來源,,用圖表展示得清清楚楚,。比較的結(jié)果還是不相上下。兩個家庭的收入雖然有些差距,,但都在六位數(shù)的范圍內(nèi),,按說半斤八兩。但是,,雙方都風言風語地嘲諷對方的“高收入”,,把自己描繪為“草根小民”。不過,,真把收入和他們的政治主張聯(lián)系起來,,兩人都挺虛偽。
Elizabeth
Warren是典型的民主黨人,,主張“劫富濟貧”,,口口聲聲要讓富人多繳稅,,為社會承擔“公平的責任”。既然這是她的信仰,,為什么不從自己做起呢,?從2002年起,麻省就鼓勵富裕的納稅人多繳稅,,為此還制定了一個自愿稅率:5.85%,;而麻省的法定稅率則為5.3%。這種自愿稅率雖然僅高出那么一點點,,卻為麻省那些富裕的自由派人士提供了一個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機會,。可是,,Elizabeth
Warren掙了那么多,,還是決定把錢留給自己,。
Scott
Brown也好不到哪里去,。作為一位共和黨人,他口口聲聲要低稅,,理由是富人納稅少了,,手里多出來的錢就會用于慈善。但Scott
Brown自己怎么樣呢,?從2006年到2010年,,Scott
Brown的慈善捐款從來沒有超過家庭收入的2.7%。到2011年連任的選戰(zhàn)即將打響之際,,他才把這個比例提高到3.2%,。但是,美國的窮人家庭,,慈善捐助平均則達到其收入的4%到5%,。
公布財產(chǎn)這一游戲,看來只能越玩兒大家都變得越丑,�,?上Вx舉政治,,又逼得你明知要出丑也非玩下去不可,。看了這么多年的選舉,,我總算悟出個道理:選舉就是讓政治家知道自己是孫子的游戲,。
(摘編自5月23日《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