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那些強烈否認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和歐元區(qū)破裂存在可能的人,,現在不那么理直氣壯了,。歐洲央行已經改口了,,歐盟部分領導人已經公開表示在研究希臘退出的問題,、歐盟領導人也開始公開討論這些事情,,甚至歐洲一些銀行在為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和起用新貨幣進行測試,。 可以大膽預計,,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只是時間問題,。希臘暫時留在歐元區(qū)雖然避免了短期對希臘,、歐洲和全球的巨大沖擊,但其經濟再無重生的希望,,因此最終必然還是離去,,而且負面作用更大,只是把更壞的結果留給了未來而已,。所以,,留在歐元區(qū)這條“船”上等于是慢慢等死,而退出歐元區(qū)反而是斷臂求生,。 之所以政治家不敢讓希臘現在就退出,,是因為沒有人敢為短期的巨大沖擊負責。同時,,希臘退出歐元區(qū)意味著過去數十年來歐洲一體化的重大挫折,,而這可能斷送目前在臺上的和準備上臺的領導人的政治前程。雖然希臘退出歐元區(qū)甚至歐元區(qū)解體有利,,但這種有利結果要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才看得出來,,沒有人愿意拿目前利益去交換未來的歷史名聲,所以目前歐盟一些人能拖一天算一天,,寄希望于僥幸,。 短期來看,希臘退出的沖擊確實非常大,。從直接損失上來說,,如果希臘直接廢債的話,那么希臘現在欠下的2000多億歐元債務將基本上打水漂,,而這些債務是欠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銀行的較多,。根據摩根大通的計算,最直接的損失就是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握有的價值2400億歐元的希臘債務,,還有就是TARGET2系統(歐元區(qū)各國中央銀行之間的支付系統)中1300億歐元的希臘風險敞口以及歐洲銀行業(yè)約為250億歐元的潛在損失,。希臘廢債以及其他重債國家可能的連鎖廢債反應,將會使歐洲銀行業(yè)受到致命打擊,,進而將歐盟和全球拖入深水區(qū)里,。即使希臘不明確宣布廢債,,但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無力還債,債權人的權益實際上虛置,。 歐盟領導人更怕的是連鎖反應,。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將直接打擊市場對于所有歐元區(qū)國家(除德國外)的信心,,那些重債國將無力再融資,,很快就面臨違約。第二個直接打擊就是,,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qū),,除了讓數千億援助資金直接水漂以外,將等于宣布三駕馬車(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的援助機制破產,那么對于其他國家的援助就不再可信,,也不可能,。連鎖反應下,其他國家需要的援助可能會數倍于對于希臘的援助,,這是德國根本就無力承擔的,,這種情況下,歐元區(qū)立即解體都有可能,。 那么,,在不敢讓希臘立即退出歐元區(qū)的情況下,希臘還會被挽留在歐元區(qū)內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時間里,,有智慧和有魄力的歐洲領導人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運籌得當可大大減少退出的巨大沖擊,。 目前情況下,,成員國退出之所以會讓歐盟和全球都無法承受,是因為歐元區(qū)體制只能進不能出,。一個體制如果只能進不能出,則必然是一個死亡機制,,這根據“熵論”和“耗散結構論”可以推斷出來,。也就是說,一個只能進不能出的機制是個“賊船”,,加入其中的成員結局必然不妙,,如果企圖求生則必須退出,而退出則只有使用無序的,、打碎舊體制的辦法,。歐盟一些人后悔為什么當初沒有為歐元區(qū)設置退出機制,,那么在目前退出尚未發(fā)生時,應當趕緊亡羊補牢,,為歐元區(qū)設計一個退出制度,,包括退出路徑和待遇等等。 要設計歐元區(qū)退出機制,,重要一點是對退出機制和退出國抱有善意,。目前一些歐盟的人擔心,一旦希臘輕松的退出歐元區(qū),,或者是沖擊不大,,未來會讓其他成員國也無懼退出,退出者會如過江之鯽,。所以前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曾經威脅:凡是退出歐元區(qū)則必須同時退出歐盟,。這種以惡意和懲罰方式對待退出者的機制,正印證了該機制的“賊船”性質,。 正確的做法是,,設計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為退出成員國提供方便和支持,。不管是希臘,,還是其他某個成員國,一旦決定退出歐元區(qū),,歐盟成員國地位應當保留,,為防止退出國經濟崩潰,在短期內還可以提供流動性等支持,。這樣成員國有序退出,,金融和經濟逐漸走上正軌,其所欠債務未來還有逐漸償還的可能,,也基本上不會對其他成員國和整個歐元區(qū)產生重大負面沖擊,。如果設置高門檻阻止成員國退出,那么一旦成員國真正退出,,必然會有毀滅性影響,。一個能進能出的體制,其成員退出造成的沖擊反而可控,。這點當為歐盟和歐元區(qū)機制設計者所重視,。 因此,歐盟應當搶在還沒有成員國退出前就設計出一個制度,。通過有進有出的整合,,歐元區(qū)的同質化會提高,歐元區(qū)的穩(wěn)定性反而可以提高,融資成本也會降低,。這樣歐洲的一體化反而可能穩(wěn)步推進和穩(wěn)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