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誤和延誤后的服務問題,,歷來是社會關注熱點。雷雨雪霧等復雜天氣對民航正常運行影響很大,,比如,,受臺風“梅花”影響,僅8月7日一天,,全國有近400架次航班被取消或延誤,。 在此背景下,,8月13日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就航班延誤問題接受了新華社采訪,不想一些媒體后來刊出的稿子不但未準確表達他的觀點,,還引起了一場“航班延誤30分鐘如何賠償”,、“航班延誤和民航安全孰重孰輕”的爭論,民眾對航空安全很擔心,,也不乏對民航局新規(guī)執(zhí)行力的質疑,。 據(jù)《新京報》8月15日報道,夏興華接受采訪時是這么說的:“在日常航班正常工作中,,延誤超過2小時的航班,,空管部門必須優(yōu)先安排飛機起飛,并確保已關艙門的航班在30分鐘內(nèi)起飛,�,!焙苊黠@,“確�,!辈⒉话桨嘌诱`特別是大面積航班延誤等特殊情況,;被解讀成“民航局規(guī)定,航班關艙門后30分鐘內(nèi)須起飛”,,這種說法包含了所有情況下所有航班,,顯然是不成立的。 實際上,,針對航班延誤等情況,,夏興華說得很清楚:“出現(xiàn)大面積航班延誤時,由空管部門盡快提出恢復計劃以及二次放行計劃,,主動協(xié)調軍方開放臨時空域和臨時航線,,并與航空公司運控部門認真監(jiān)控實時飛行狀況”。 夏興華此番表態(tài),,是在民航局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在全行業(yè)開展安全大檢查的背景下做出的,表明了民航局方面對治理航班延誤問題的關切,,要求民航管理方盡力把航班不正常對旅客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筆者以為提高航班準點率不僅需要運動式的集中大檢查,更關鍵的是,,如何在提高航空服務質量與確保航空安全監(jiān)管之間找到平衡,。 我們都知道,航班延誤是各種矛盾疊加形成的綜合性問題,,涉及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民航單位運行機制、綜合保障能力等多方因素,,航班延誤問題,,需要各方協(xié)力、綜合治理,,絕不是靠約束關艙門時間就能解決的,。 2010年全國航班延誤情況調研結果顯示,空域資源不足,、航路不夠,、軍事活動影響和天氣惡劣導致的航班延誤占延誤航班總數(shù)六成以上,是造成現(xiàn)今航班延誤率高的主因,。可以肯定,,在中國民航業(y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如果不進行空域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明確空域資源的國家屬性,,統(tǒng)籌考慮國防建設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建立統(tǒng)一的空域管制體系,迅速提高空中交通管制能力,,航班延誤的情況短期內(nèi)將難以改觀,。 就治理航班延誤來說,民航局一方面要積極推動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協(xié)調軍民航的飛行管制部門,,打破航班延誤的體制性障礙;另一方面是加大宣傳力度,,避免民眾對民航政策產(chǎn)生錯誤理解,。錯誤解讀會導致更多旅客的抱怨、糾紛,,我們不愿看到航班延誤所致的矛盾由于民航局政策被誤讀而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