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下調,,顯示評級機構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重,,加劇了投資者對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風險資產遭到大舉拋售不可避免,,預期短期內全球股市的弱勢特征仍將延續(xù),。美國國債作為金融市場交易“安全抵押品”的資質也將受到質疑,,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也將因為美元資產吸引力的下降而削弱,,其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或許更為深遠,。
8月5日,,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公司(標普)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由最高級別的AAA下調至AA+,,這是美國有史以來首次失去AAA評級,舉世嘩然,。另外兩大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雖未下調其評級,,但將其展望調整為負面,,預示著未來亦有下調的風險。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A股市場也難置身其外,。
標普的主權信用評級由三部分構成,即短期評級,、長期評級,、外匯轉移與兌換評估(T&C)。標普這次只下調了長期評級,,短期評級和T&C評級則維持最高級別不變,。民主共和兩黨達成共識使得違約警報暫時解除,因此,,標普將美國從信用觀察名單中刪除,。更糟糕的是,由于美國長期評級的展望為負面,,這意味著標普在未來兩年內可能再度下調美國的長期評級,。
在長達8頁的報告中,標普將美國評級下調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四點:一,、下半年兩黨債務談判將比預期的更困難,,即使明年大選后兩黨也不一定能達成共識;二,、此前達成的協(xié)議僅使美國暫時免于違約,,但在2015年前不足以減輕美國的債務負擔;該協(xié)議缺乏一個全面的財政鞏固方案,,在醫(yī)保和其他法定支出等關鍵領域的進展微乎其微,,而后兩者是實現(xiàn)長期財政可持續(xù)的關鍵;三,、美國高官在解決結構性問題上猶豫不決削弱了政府管理財政的能力,;四、近期美國疲軟的經濟增長數(shù)據(jù),,也使債務問題雪上加霜。
標普預計,,未來10年美國的債務壓力將持續(xù)擴大,,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從目前的74%,平均上升到2015年的79%和2021年的85%,。悲觀情景下,,美國評級將被進一步下調至AA,2021年債務負擔將飆升至101%,。相比而言,,加拿大,、德國、法國和英國等擁有AAA評級的國家,,債務負擔在2015年之前預期將開始回落,。
標普不顧美國政府的公開反對,執(zhí)意下調美國評級,,一則是對美國債務發(fā)展前景表示擔憂,,二則也有增強國際社會對其信用評級信心之意。危機爆發(fā)以來,,因對美國次級債務的不公正評級和頻頻下調歐債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三大評級巨頭備受各方的詰責。歐盟和新興市場都在嘗試建立自己的評級機構,。因此,,標普不惜下調本國評級,旨在告訴國際社會:標普的評級是獨立,、公正和嚴肅的,。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下調,顯示評級機構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重,,也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對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美國最新公布的二季度GDP環(huán)比折年率為1.3%,明顯低于市場預期,,此前2個季度的經濟增速也被大幅下調,。截至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環(huán)比增速已連續(xù)4個季度回落,,衰退跡象明顯,。
全球來看,5月份,,亞太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和6個主要非成員國的綜合領先指標為100.58,,在100的榮枯線之上,連續(xù)4個月回落,,是典型的衰退信號,。從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shù)(PMI)來看,除日本和俄羅斯外,,美國,、歐元區(qū)、中國(匯豐),、巴西,、印度均持續(xù)下滑,7月份已逼近(美國和歐元區(qū))或跌破50%的榮枯線。因此,,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的確在進一步加大,。
作為世界經濟的引擎,美國評級的下調,,凸顯了其債務前景之嚴重,,因此,奧巴馬政府重啟財政刺激的可能性不復存在,。另一方面,,6月份美國核心CPI為1.6%,已連續(xù)上漲6個月,,逼近美聯(lián)儲容忍的上限(2%),。加之基準利率已接近0%,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的實施效果欠佳,,因此,,美聯(lián)儲實施貨幣刺激,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在短期內也已大大下降,。歐元區(qū)方面,,受到債務問題和通脹上行的雙重困擾,已在發(fā)達經濟體中率先開始政策退出,。新興市場方面,,受高通脹的困擾,寬松政策退出料將繼續(xù),,難以逆轉,。
在全球經濟增速持續(xù)放緩,各國政府又無計可施的背景下,,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確已大大增加,,市場擔憂并非空穴來風。
在歐債危機繼續(xù)發(fā)酵的背景下,,美國債務評級下調已經導致全球股市普現(xiàn)暴跌,。同時,原油期貨價格和美元指數(shù)雙雙大幅走低,,而黃金期貨則受到投資者的熱捧,,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美國評級下調強化了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風險資產遭到大舉拋售不可避免,,預期短期內全球股市的弱勢特征仍將延續(xù)。美國評級下調將直接導致美債收益率的提高和美債價格的下降,,對債券市場造成負面沖擊,,美國國債作為金融市場交易“安全抵押品”的資質也將受到質疑,相應市場的震蕩也不可避免,。更進一步,,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也將因為美元資產吸引力的下降而削弱,其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或許更為深遠,。
作為美國政府債券的第三大持有人,,截至5月份,中國共持有美國政府債券1.16萬億美元,,占比約為8%,,中國或將因美國評級下調蒙受巨額損失,此舉將倒逼中國加快結構調整,,以減少外匯儲備,。美國評級下調將引發(fā)資金避險流出美國,部分可能會進入中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并使國內的通脹形勢更加復雜。美國評級下調也表明,,持續(xù)的增大杠桿是不可持續(xù)的,,即便是美國也難以幸免。因此,,加快實現(xiàn)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的軟著陸,,對于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無疑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