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羅伊特,德國巴伐利亞州一個只有7.2萬人口的小城。1876年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創(chuàng)辦了首屆音樂節(jié),,演出劇目全部是他自己的作品,。1883年瓦格納去世,他的妻子及后人將音樂節(jié)的傳統(tǒng)延續(xù)下來,,今年是第100屆。
拜羅伊特是全球瓦格納樂迷心目中的圣殿。每年7月25日到8月28日音樂節(jié)期間,,拜羅伊特方圓10公里內的旅館酒店全部爆滿,30多場演出的5.9萬張門票早已售罄,。由于預訂門票的人數多達50萬,,因此正常情況下樂迷通常要預約十年左右才能等到一張門票。也正因為一票難求,,拜羅伊特成了全球瓦格納樂迷的“麥加”,,在音樂節(jié)期間聽歌劇幾成一項朝圣活動。
一票難求也催生了門票的黑市交易,。瓦格納創(chuàng)辦音樂節(jié)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他的音樂,,因此票價定得很低,這個傳統(tǒng)保持至今,,2011年音樂節(jié)的正常票價在15歐元到280歐元之間,。
但實際上樂迷往往要花上翻了幾倍的價格才能買到門票,,有報道說今年最高的黃牛票達到4500歐元。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的票價怪象早已備受詬病,,今年更是引起聯邦審計署的注意,。
聯邦審計署今年首次向聯邦議會預算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提請預算委員會檢查音樂節(jié)門票出售系統(tǒng)中可能存在的“灰色交易”,。
由于低廉的票價根本不能應付開支,,音樂節(jié)曾因資金等問題數度中斷。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分別為音樂節(jié)撥款,,加上企業(yè)、基金和音樂之友協會的贊助,,音樂節(jié)得以持續(xù)下來,。實際上,音樂節(jié)的主辦者“拜羅伊特理查德·瓦格納基金”的成員就有聯邦,、州,、市三級政府,加上拜羅伊特之友協會,,兩個基金會以及瓦格納家族成員,。
作為投桃報李之舉,基金會成員和贊助商可以優(yōu)先分得很大比例門票,,比如今年的比例就達60%,。這其中,拜羅伊特之友協會就能優(yōu)先得到14000張門票,。結果是,,只有40%的門票公開銷售,而首演的門票只有16%公開銷售,。因此,,普通樂迷如果按部就班地排隊預訂,十年也等不到一張門票,。
蹊蹺就在于,有超過20家的旅行社每年都能得到一定比例的門票,,從10張到516張不等,,他們拿到門票的機率遠大于普通樂迷,而他們對門票的來源集體地秘而不宣,。這些旅行社借此開發(fā)出各類“歌劇之旅”的項目,,一個叫作“萊茵黃金歌劇之旅”的旅館加門票的豪華一日游價格為1990歐元。
德國聯邦審計署對如此高比例的“優(yōu)先門票”提出質疑,,認為這中間存在著灰色交易,。但主辦者卻堅持這一“傳統(tǒng)做法”,,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贊助者的熱情,否則納稅人要為此付出更多,。據說,,拜羅伊特之友協會的贊助有300萬歐元,而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分別只有220萬歐元,。
批評者認為,,音樂節(jié)主辦者以“低票價傳統(tǒng)”的理由拿著政府的財政補貼,實惠沒有落在廣大消費者身上,,卻養(yǎng)肥了“黃�,!薄,!皟�(yōu)先門票”有多少流入黑市,,以高價出售,到現在仍然是個謎,。而事實是,,許多音樂愛好者只有從“黃牛”手里買高價票,,才能不必窮其一生地追求一張門票,。有調查顯示,消費者其實愿意以高出原票價155歐元的價格購買音樂節(jié)門票,。
因此,,主辦者完全可以提高票價,而將全部門票公開銷售,。有人計算過,,票價只要平均提高52歐元,就能多收入300萬歐元,。批評者認為,,用“優(yōu)先門票”攏住贊助商的說法其實是既得利益者為維持現狀的說辭而已。
音樂節(jié)已經舉辦了100屆,,灰色交易也持續(xù)了許多年,。從見怪不怪,到終于有審計署關注,,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撥亂反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