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具商達芬奇假進口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其實,,這件事對普通人并沒有什么影響,,由于其產品極其昂貴,,那些動輒消費幾百萬,、上千萬家具的人,,被稍微折騰一下,,一來可能并不心疼,。二來消耗的財力也只是其九牛一毛,最多是為其“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炫富式的消費交點學費而已,。
不過這件事中有個問題值得重視。據媒體報道,,有分析認為,,該家具銷售公司光是在2010年一年,可能通過這種先出口再進口的方式多拿了億元以上的出口退稅,。
據說在家具行業(yè),,達芬奇之類的公司還不是一家、二家,,甚至其他行業(yè)也有,,有人說一些服裝貿易商也有這么做的。那么,,到底有多少稅收這些玩弄出口游戲的商家拿去了,?如果上述事實為真,這些大量的假出口實質就是國內老百姓辛苦所得被利益集團所騙,,在國內稅賦已經很重的情況,,顯然加重了民生困苦。
從此延伸,,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問題多多,,需要重新審視。多年來中國出口高歌猛進,,其中有多少稅收被退給了出口商,?據報道,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4562.67億元,,同比增長29.1%,。某券商研究人員分析,今年中國的出口退稅額可能會超過貿易順差,。
中國的出口退稅額沒有必要這么高,,出口退稅范圍沒有必要這么大。出口退稅本意是讓出口商品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他國市場,,該政策最初是為了增強出口商品競爭力,,以更好地“創(chuàng)匯”。正是由于當初“創(chuàng)匯”是主要動機,所以企業(yè)是否盈利倒不是首要的目標,,賺取硬通貨最重要,。
但是,許多年過去了,,該政策面臨的經濟環(huán)境早已今非昔比,。目前中國并不缺少外匯儲備,相反外匯儲備已經過多,,帶來了很大負作用,。通過出口退稅增強企業(yè)的競爭力,會造成企業(yè)在產業(yè)升級等方面形成惰性,,甚至出口行業(yè)內相互殺價,,產業(yè)升級不能實現,同時財富外流,,國民福利被剝奪,。而且,通過過度出口退稅對于企業(yè)形成的保護,,會成為中國產品和產業(yè)受到壓制的一個理由,。今年就有報道,一些受益于出口退稅的外貿企業(yè)對于退稅的存在也頗為矛盾,,認為“正由于出口退稅的存在,,我們在跟客商議價時,頗為被動,。他們一旦認定了這塊利潤,,就很難接受提價。結果導致整個行業(yè)的產品價格都難以提升,,因此大多數企業(yè)選擇做一些低價的大眾產品走中低端市場,。一旦被貼上了"低端貨"的標簽,要爭取高端訂單就很有難度”,。
出口退稅率偏高,、范圍偏大的負作用日益明顯。一方面是需要較大的稅收來退給出口商,,間接導致內需市場稅費較高,、內銷商品價格較高、內銷與外銷競爭環(huán)境不公平,。許多出口商品在海外的銷售價格比本土價格低,出口退稅應該就是原因之一,。另外,,不少商家正是看上了出口退稅的牟利空間,通過假出口來騙取稅款,,除了加重國內老百姓的稅收負擔外,,還惡化了出口環(huán)境,,也惡化了國內的產業(yè)環(huán)境,導致那些環(huán)境污染較大,、消耗資源較多,、已經不能正常盈利的企業(yè)和產業(yè)無法正常淘汰。
再說,,降低和取消一些商品的出口退稅,,可帶來不少經濟上的好處。這樣做,,由于稅務支出會降低,,從而可以減輕國內的稅負,國內物價可能走低,、消費者消費能力增強,。
目前中國的許多產業(yè)在世界上已有相當競爭力,所以不必要依靠出口退稅來增強競爭力,。2007年中國曾經大幅度的降低一些產品的出口退稅稅率,,也曾經取消了很多產品的出口退稅,后來在2009年又提高了不少產品的出口退稅稅率,,目前有必要把2007年以來的縮小出口退稅范圍,、降低退稅率的工作再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