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筆者之見,,當前我國大幅度加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當房地產與金融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的時候,,房地產對利率工具的敏感性將空前提高,,利率提高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也越來越大。設想,,假如通貨膨脹光臨中國,我們將貸款利率提高到10%以上,,將出現什么后果,? 首先是出現大量的違約事件,因為在高通貨膨脹時期往往伴隨著經濟衰退,,人們實際收入減少,,失業(yè)大量增加,而利率的提高又使每月還款數量迅速增加,,很多人會還不起貸款,。其次是住房市場陷入停滯,如此高的利率將阻止新增的住房抵押貸款,。第三是房地產投資大幅度減少,,使鋼鐵、建材,、建筑,、有色金屬等與房地產密切的行業(yè)出現衰退。 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銀行盈利大幅度減少,,銀行股價下跌,社會財富大幅度縮水,,整個金融市場將陷入混亂,。如果將住房抵押貸款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及其衍生產品市場考慮進去,后果將更加嚴重,。 而且,,當很多人失去住房時,它將演變成一個巨大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隨著住房價格的大幅度上漲,,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住房,在此背景下,,如果利率大幅度提高,,勢必將激化業(yè)已存在的社會矛盾,。 可見,當住房抵押貸款規(guī)模已經足夠大的時候,,它將成為利率政策的桎梏,,當通貨膨脹來臨時,我們將不能像從前那樣自如地使用利率工具了,,或者說,,我們使用利率工具時將付出更高昂的成本。那么,,如何化解上述矛盾,?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或許是比較好的出路。 在國際視野中,,德國住房金融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德國的“合同儲蓄”住房金融模式,以及房貸的固定利率機制,,不僅起到了穩(wěn)定房價的作用,,而且使貨幣政策對住房金融的影響較小。在我國的住房金融領域,,至今沒有政策性金融機構產生,,住房公積金類似于政策性金融機構,但對它的定位卻有限制。住房擔保和保險還沒有起步,,現有的住房擔保機構還存在諸多問題,,難以起到減少和分散住房金融風險的作用。建立全國性的,、政策性住房擔保機構已經刻不容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