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日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8月我國進出口值2585.7億美元,增長34.7%,。其中出口1393億美元,,增長34.4%,比上月放緩3.7個百分點,;進口1192.7億美元,,增長35.2%,比上月提升12.5個百分點,;當月貿易順差200.3億美元,較上月環(huán)比減少30.4%,。
出口增速連續(xù)4個月回落,,印證了市場對于今年我國出口走勢“前高后低”的判斷。而值得注意的是,,進口則出乎市場預期大幅增長,,結束了5個月的下滑。這顯示出外貿出口已進入后危機時代,,貿易摩擦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大,。
或許受海外圣誕節(jié)訂單的刺激,未來出口將會進一步小幅回升,,但是由于海外市場的需求并沒有實質性恢復,,因此大幅增長可能性不大。而通過調整我國出口結構,,改善出口產品和區(qū)域結構來提高出口也需要時間來消化,。這種局勢在最新發(fā)布的PMI指數中已得到了印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在連續(xù)下滑3個月之后,,8月回升了0.5個百分點,達到51.7%,。PMI指數回暖,,表明經濟增速并未大幅下滑,。而在這些數據中,更為直接的是8月份新訂單指數回升2.2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1個百分點,。
海外訂單的回升,雖然顯示出外貿企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有所好轉,,但是由于全球復蘇的復雜性以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推動,,加上7月生效的取消部分產品的出口補貼政策,外貿企業(yè)利潤空間并沒有因為訂單的增加而增長,,反而在進一步壓縮,。以服裝出口行業(yè)為例,以前產品檔次高的利潤基本上在5%到6%,,現在的利潤基本上在2%到3%之間,,而在匯率大幅波動,原材料價格忽高忽低的多重壓力下,,最后的利潤空間甚至不到1%,。
外貿企業(yè)面對訂單卻笑不起來,揭示出了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yè)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隨著中國自身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出口增長的空間已越來越小,企業(yè)唯有傳統(tǒng)低價競爭的模式,,進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質量和檔次,,提升產品附加值、盈利空間,,方能提高市場競爭力,。
全球經濟復蘇的疲軟使得外貿出口市場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市場的需求短期內難以出現實質性復蘇,。美國政府近日表示,,美國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僅為1.6%,季度經濟增速低于初始預測值,。國內就業(yè)形勢依然未見好轉,,官方公布的失業(yè)率接近10%,約有1500萬名失業(yè)者在苦苦地尋找工作,。奧巴馬政府上臺以來,,傾全力拯救華爾街金融機構,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及推動醫(yī)療改革,。而逐一落實這些措施的過程,也就是美國消費者正在經歷的去杠桿化的過程,,促使其消費進一步壓縮,。目前美國消費信貸總額為2.419萬億美元,,比2008年6月減少了至少1630億美元。
無疑,,對出口企業(yè)而言,,后金融危機時代還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更別說在美國經濟復蘇疲軟的形勢下,,中美貿易的問題很自然地成為美國國內政治壓力的釋放窗口,。據報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已要求商務部長駱家輝審查有關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法規(guī),,配合使美國出口額在5年內翻一番的計劃,。美國商務部公布,將加強反傾銷貿易法的計劃,,目的是遏制外國企業(yè)從事“危害美國就業(yè)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具體方案將在今年秋季出臺。美國商務部官員指出,,其中一項建議,,將允許美國政府在計算反傾銷稅或反補貼稅時,先行扣減中國向企業(yè)提供的出口退稅,,這將導致中國出口美國的貨物關稅大幅增加,。而貿易順差的持續(xù)增長,使得人民幣匯率也將成為國外施壓的依據,。此外,,歐洲債務危機依然還需要進一步消化,所以說,,國際市場的復蘇還難以明朗,。
進入后危機時代的中國外貿,,將迎接更為嚴峻的考驗和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