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天是一代傳奇才女林徽因誕辰111周年,。不曾被時光淹沒和遺忘的林徽因,,是江南才女,、絕代佳人。除了與文學,、詩意和美難分難舍之外,,她還是中國景泰藍的一代尊師。中國首位從事景泰藍專業(yè)設計的工藝美術大師錢美華,,便是師從林徽因,。在第10個文化遺產(chǎn)日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同回顧林徽因與景泰藍的不解情緣,,欣賞她的精美作品,。
緣起:在古玩攤
被景泰藍花瓶吸引
林徽因一生與景泰藍有著不解之緣。這個緣分源自北京古玩攤的一只景泰藍花瓶,。當年,,林徽因與梁思成逛北京海王村舊古玩攤時,,被一只景泰藍花瓶吸引。攤主見他們很喜歡,,便說:“二位先生還是有眼力的,,這是正宗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是快絕根了,�,!睌傊鞯脑捳f得有點過,可引起了梁,、林對景泰藍的關注,,當時的景泰藍作坊,大的不過二三十人,,小的只有兩三人,,工人多在低矮、昏暗的作坊從事手工操作,。經(jīng)過多次走訪調(diào)研,,梁思成和林徽因決定成立清華大學營建系美術小組搶救景泰藍。
結緣:成立搶救景泰藍的工藝美術小組
1951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了搶救景泰藍的工藝美術小組,。當時,剛從浙江美院(今中國美術學院)畢業(yè)的錢美華,,進入清華大學深造,,師從林徽因主研工藝美術,也加入了保護景泰藍的美術小組,。具錢美華大師生前回憶說,,那時,從她住的宿舍崇文門到清華大學很遠,,林徽因就推薦她平時多到在故宮任研究員的沈從文處學習,。“沈從文對景泰藍很有研究,,他說中國是金屬工藝最成熟的國家,,歷史上留下的寶貝很多,要創(chuàng)作就要多臨摹,�,!�
據(jù)著名藝術設計教育家常沙娜回憶,林徽因對古代景泰藍只有荷花,、牡丹和勾子蓮幾種圖案非常不滿意,。她找出歷代裝飾資料,,學習研究。當看到故宮午門展出的歷代敦煌壁畫臨摹作品后,,林徽因主動要求常沙娜到營建系工藝美術教研組來從事新圖樣設計工作,。林徽因和美術小組的人一起設計繪制了一批新的圖案,其中祥云火珠的圖案簡潔,、明快,,敦煌飛天的形象浪漫動人。當時蘇聯(lián)著名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得到了一件飛天圖案的景泰藍瓶,,贊嘆道:“這是代表新中國的新禮物,,真是太美了!”
雖然清華大學營建系工藝美術教研組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但對于景泰藍工藝的恢復,、傳承和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培養(yǎng)了錢美華等一批優(yōu)秀的景泰藍工藝美術大師,,更為景泰藍的傳承和發(fā)展確定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林徽因設計作品夔龍紋對罐實物圖(資料圖) 緣滅:臨終前囑咐徒弟“不要讓景泰藍失傳”
1955年春,林徽因因病入住同仁醫(yī)院,,錢美華趕去看望,。據(jù)錢美華生前回憶,當時林徽因已極為消瘦,,在聽完近來手工藝品設計的介紹后,,她臉上泛出愉快的神情,“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這是師徒最后一次見面,。錢美華說,,老師每吐出一個字,鼻子上的氧氣管就跟著顫動,,可字字都真切,。這一句話,決定了錢美華一生的追求,。
傳承:新人輩出薪火相傳
1956年到1958年,,大大小小的琺瑯生產(chǎn)合作社合并,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市琺瑯廠,。1958年,,錢美華主動要求到北京琺瑯廠工作,成為我國景泰藍專業(yè)設計第一人,,如今經(jīng)她帶出的不少學生也已有不少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如今,,景泰藍在工藝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基礎上,仍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工藝和風格,,即使是一些特別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作品也多從傳統(tǒng)中尋找靈感,,將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融合在一起。景泰藍發(fā)展至今,,已不僅僅是一種工藝品的名稱,,更象征著一項古老的精湛工藝所煥發(fā)的鮮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