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日下午2點,,北京蘇富比2015年春拍拉開帷幕,,最終近90件拍品以4048萬元成交價收槌,趙無極《15.2.93》以1085.6萬元成交價拔得頭籌,。23件流拍作品中僅3件為油雕作品,,高成交率再次證明弱勢市場中蘇富比在油雕版塊的口碑和實力,。但20件流拍的當代書畫作品,究竟是來自市場的大壓力,,還是出于藏家對蘇富比書畫版塊的實力觀望,?
市場弱勢下的高成交率
此次春拍為北京蘇富比將當代書畫和油雕版塊合并為“現(xiàn)當代中國藝術”之后的第二場拍賣會,但由于具體版塊作品懸殊,,加之當代書畫版塊正出于市場“風口”,,導致本場拍賣會這兩個版塊在成交率方面形成兩極分化。
雖然處在征集難的市場大環(huán)境之下,,但此次蘇富比仍能有趙無極大尺幅作品撐場,,且從市場一線藝術家作品到年青藝術家作品均能呈系列呈現(xiàn),蘇富比在油雕版的征集能力再次被證明,。近四分之一拍品超過最高估價落槌也從側面印證其雄厚的銷售實力,。
在策略上,除了趙無極的《15.2.93》屬于千萬元級別拍品,,其余全部為中低價位拍品,。百萬級別拍品中,劉煒大尺幅《風景》以350萬元最低估價落槌,,王興偉《八女投江》和《無題(池塘里的海軍)》分別以260萬元和130萬元落槌,,但均屬于低估價成交。劉小東早期作品《纏綿》倒是以318.6萬元成交,超過最高估價一倍有余,,據(jù)悉,,此件中小尺幅的拍品1991年曾于佳士得上拍,估價6至8萬港元,,但不幸流拍,,24年后,以超過此前最高估價近40倍成交,,也算難得的市場案例,。此外,陳文驥巨幅作品《滿意》從預展至拍賣現(xiàn)場都受到一致好評,,最終也以118萬元成交價躋身百萬元拍品,。
百萬元以下拍品由老一輩油畫家和年青藝術家作品兩部分構成,老一輩油畫家作品又以小尺幅風景作品為主,,估價和成交額低,,但悉數(shù)成交。年青藝術家部分亮點頗多,,袁遠,、仇曉飛、歐陽春,、遲群作品均得場內(nèi)外買家追捧,,也均以超出最高估價落槌。據(jù)悉,,自蘇富比高價拍出袁遠作品后,,袁遠與蘇富比達成更親密合作,此次上拍的兩件作品尺幅相差甚遠,,但都以超過最高估價的成績落槌,,其大尺幅作品《流動之三》更引來3位委托和1位場內(nèi)買家競投,最終由委托以96.76萬元拿下,。
抽象作為單獨的單元,,今年再次受市場歡迎,除王光樂,,遲群,、梁銓作品成功易手之外,市場難尋的丁雄泉油畫作品《無題》也以估價3倍成績,,61.36萬元成交,。
當代書畫流拍 誰的“錯”?
此次中國書畫部分拍品超過專場半數(shù),,以當代書畫歸類的拍品又占版塊比重約三分之二,,但這正是拉低本次專場成交率的部分,。雖然此次蘇富比以“藝術消費”為策略,選擇市場一線藝術家平價作品或有良好藝術價值,,卻在前期被市場忽略的藝術家作品,,但包括王明明、馮遠,、史國良,、賈又福、田黎明,、江宏偉等在內(nèi)的藝術家作品全部流拍,,新推出的藝術家作品也多遭遇流拍,或以低估價落槌,。
但以徐累為首的,多被歸納為當代水墨或者新水墨的作品卻依舊受到市場追捧,。其中,,徐累的《此去經(jīng)年》以200.6萬元成交價易手,超出最高估價,;劉國松,、秦艾和姜吉安作品也均得到委托和場內(nèi)買家的青睞,落槌價也都超出最高估價,。
以油雕版塊雄厚征集和銷售實力示人的蘇富比即使在市場低谷期也常常能化險為夷,,至少能保證較高的成交率來穩(wěn)定市場。但同樣以想求成交率來穩(wěn)定市場的書畫版塊卻沒能讓蘇富比如愿,。從現(xiàn)場來看,,競投當代書畫部分的買家數(shù)量明顯減少,委托也少有競投,。是以油雕版塊實力著稱的蘇富比在書畫版塊還未得到買家的信任,?還是當代書畫的“崩盤說”在蘇富比這場拍賣中首先得到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