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日晚上,,在長沙工作的章女士正在家中休息,九點零三分,,手機突然連續(xù)收到中國建設銀行發(fā)送的存款被支取的短信,。銀行卡一直在身上,,錢怎么會無緣無故的被支取了呢?章女士趕緊到位于長沙火車站售票處旁中國光大銀行的ATM上用隨身攜帶的儲蓄卡查詢該卡余額,。通過查詢,,儲蓄卡顯示余額80.59元,已被人分六次在江西省被取走14100元,,扣除手續(xù)費141元,。為挽回損失,章女士在與開戶行多次協(xié)商無果后,,向長沙市芙蓉區(qū)法院提起訴訟,。
案情回顧
銀行卡明明一直沒有離過身,,但里面的存款卻被人在外地取走了。2012年7月12日,,本報曾以“卡不離身存款卻被盜儲戶起訴銀行”為題,,進行了報道。
2012年8月15日,,芙蓉區(qū)法院作出判決,。法院審理認為,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章女士不能證明存款被他人領取是因卡被犯罪嫌疑人復制造成的,,也不能證明被告建設銀行解放東路支行存在違反儲蓄合同,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事實,,故被告不應承擔相應責任,。
事后,章女士表示,,判決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質疑:銀行卡何時,、何地以及是如何被犯罪嫌疑人復制的。章女士認為這個舉證責任在于公安機關,,并且己方提供的證據(jù)已經(jīng)充分表明有復制卡的存在。
“我們曾在法庭上提出,,當我銀行卡被盜刷時,,我立即到火車站附近的光大銀行的提款機進行操作,只要查查這臺提款機的流水就能證明我拿的是真卡了,�,!闭屡空f。
章女士的代理律師羅杰稱,,法院在判決過程中并未對他們的這項舉證足夠重視,。“法院判決忽略了我們提出的關于銀行卡真假的證明,�,!�
從法院判決書上來看,章女士能自證的,,只是取款者不是她本人,。法院判決書表示,長沙距離案發(fā)地車程遠超過一小時,。而公安機關記錄也顯示,,最后一筆交易發(fā)生一小時內(nèi),章女士已經(jīng)持銀行卡到長沙的公安機關報案了,,但所持銀行卡未登記卡號,,無法證明是否是涉案銀行卡,。
銀行在法庭上辯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質疑客戶自己泄露了密碼,。這也成為法院歸責的一個重要依據(jù),,也是另一個很難自證的質疑。
在章女士的案子中,,法院審理認為,,本案所涉及的標的都是通過使用銀行卡在ATM機上進行交易的,ATM機的使用受個人密碼控制,,密碼和銀行卡是取款的必備條件,,二者缺一不可,否則無法在ATM機上完成取款交易,。而根據(jù)銀行卡的相關管理規(guī)定,,持卡人必須妥善保管和正確使用銀行卡及密碼,凡通過使用銀行發(fā)放的銀行卡且與密碼相符的交易均視為客戶本人操作的合法交易,,其損失由開卡人自己承擔,。
章女士的代理律師羅杰說:“客戶要自證自己沒有盜刷,難度太大了,�,!�
章女士則表示不會放棄向銀行追責,日前章女士已經(jīng)向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上訴申請,。
銀行卡明明一直沒有離過身,,但里面的存款卻被人在外地取走了。這樣的離奇事情發(fā)生在長沙的章女士身上,。在與銀行協(xié)商無果后,,近日,章女士將中國建設銀行長沙解放東路支行告上法庭,,以銀行沒盡到保障儲戶資金安全為由,,要求銀行賠償自己的損失。
卡不離身卻被盜刷
今年4月20日晚,,在長沙工作的章女士正在家中休息,,21時03分,她的手機突然連續(xù)收到中國建設銀行發(fā)送的存款被支取短信,。銀行卡一直在身上,,錢怎么會無緣無故被取了呢?章女士趕緊到位于長沙火車站售票處旁的ATM機上查詢自己的建行卡上余額,,發(fā)現(xiàn)僅剩下80.59元,,1.4萬余元不翼而飛。章女士這下慌了,,第二天一大早趕緊去銀行查詢,,發(fā)現(xiàn)有14100元分6次在江西被人取走,,另外有141元手續(xù)費被銀行扣除。
章女士立刻向警方報案,,但因為線索不多,,案件一直沒被偵破。難道自己的血汗錢就白白被人取走了,?章女士開始質疑,,難道在這起事件中銀行沒有責任?隨后,,章女士多次前往中國建設銀行長沙解放東路支行協(xié)商賠償事宜,。協(xié)商無果后,為給自己討個說法,,日前,,章女士向長沙市芙蓉區(qū)法院提交了訴訟,要求該行賠償存款14100元及損失900元,,共計1.5萬元,。
爭議一 銀行卡的真?zhèn)?/STRONG>
章女士認為,她當天沒有離開長沙,,單位領導及同事都能作證,,而且卡一直在自己手中,在收到取款短信后,,她立即到ATM機上進行了查詢,,既然自己所持的銀行卡為銀行發(fā)行的正式卡,另外一張必然是假卡,。
銀行方面認為,在江西取款的銀行卡,,密碼順利通過了驗證,,根據(jù)合同約定,銀行保證客戶的取款自由,,已按相應人的信息和密碼支付了存款,,其義務已履行完畢。另外,,章女士也沒有確切證據(jù)證明有克隆卡存在,。
建設銀行長沙華興支行(解放東路支行是其下屬網(wǎng)點)法規(guī)部相關人士表示,“章女士本人就是江西人,,卡是在她從江西回長沙后被刷的,,也可能是她把卡給了別人呢?”
章女士的代理律師羅杰認為,,根據(jù)我國《商業(yè)銀行法》第六條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币虼算y行必須有符合要求的營業(yè)場所、安全防范措施和與業(yè)務有關的其他設施,,包括ATM,。此外銀行應該具有能夠識別偽卡的系統(tǒng)。
爭議二 密碼的保管責任
本案另外一個爭議焦點則在于用戶密碼的保管責任,。章女士說,,銀行卡是在她一直帶在身上、密碼也只有她一人知道的情況下被盜刷的,,她認為銀行對用戶的密碼保護存在安全缺陷,。
銀行方面則認為,即使銀行卡遺失,,他人也無法從銀行卡上獲取儲戶的任何密碼,。且己方已履行了密碼保密告知義務,在“開戶客戶須知”上也明確約定,,因密碼泄露造成的風險責任,,應由儲戶自行承擔。
建設銀行長沙華興支行的上述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在調取了部分章女士在銀行取款時的監(jiān)控錄像,,發(fā)現(xiàn)她在取款時并不注意保護自己的密碼,輸入密碼的時候也未遮擋,。所以銀行認為密碼泄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章女士保管不當造成的,。
章女士的代理律師羅杰稱,按當前法律規(guī)定,,一般是誰主張誰舉證,,當儲戶存款受到損失時,一般會主動告銀行,,這就要求儲戶來舉證,,但儲戶與銀行相比,明顯處于弱勢,,很難舉證證明密碼不是自己主動泄露出去的,。
盜刷案件各地判決不一
2012年7月3日,此案在長沙市芙蓉區(qū)法院開庭,,當庭并未作出判決,。記者通過查詢外地案例了解到,各地關于銀行卡被盜刷一案判決不一,。2007年9月,,浙江商人毛某的27萬多元存款莫名“蒸發(fā)”,對此法院審理認為,銀行在安全防范措施上存在嚴重疏漏,,最終判決銀行賠償毛某的所有經(jīng)濟損失,。2010年1月,廣州的王某8萬多元存款被盜取,,法院認為,,王某未能妥善保管作為取款依據(jù)的儲蓄存折賬戶信息及交易密碼、對自身賬戶存款安全不積極采取保護措施,,是誘發(fā)并造成其存款被冒領的主要原因,,應承擔主要責任。據(jù)此,,法院判定王某對被冒領的存款自負70%的損失,,銀行承擔30%的責任。
湖南萬和聯(lián)合律師事務所李健律師表示,,儲戶的資金在銀行儲蓄后被他人提取,,依據(jù)雙方建立的儲蓄保管合同關系來評判,若儲戶不存在重大的過錯責任,,那么銀行應當承擔保管不當?shù)倪`約賠償責任,。
此外,李健強調,,依據(jù)民事訴訟的證據(jù)規(guī)則,,儲戶只需要證明自己的儲蓄資金出現(xiàn)了非正常取款程序外的減少,是否存在重大過錯不應當由儲戶來自證清白,,而應當是由銀行來主張,,并據(jù)此免責。若銀行舉證不利,,則應承擔違約行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