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嚴格按照‘新國標’執(zhí)行,,消費者僅僅有了材質上的保障,,要購買到一套能夠持續(xù)升值的紅木家具,還需要學會從‘形’,、‘藝’上進行鑒賞,�,!比珖ど搪�(lián)紅木家具專業(yè)委員會品牌聯(lián)盟主席成員,中國美聯(lián)家私董事長張洪林介紹,。 “材”,、“形”、“藝”是紅木家具的三大組成部分,,了解,、分析、采購和銷售紅木家具,,三者缺一不可,。 “材”是指紅木家具的材質,以往“舊國標”中,,紅木家具往往是按照“白皮”不能超過成品家具10%作為標準的,。但從實際上看,很多生產(chǎn)企業(yè)往往超過這一標準,,甚至以次充好,。而新國標的出爐則能夠在根本上扭轉這一局面。 “形”是指紅木家具的外形,。在選購家具時,,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外形,外在的造型包括:整體是否勻稱和諧,,局部是否滿意,,整體的外觀是否能夠讓人心生愛慕。 “藝”是指紅木家具的藝術感,。能夠留存后世的,,絕大部分都是雕刻和做工精細、手感光滑細膩的,。如果毛邊粗糙,,有毛刺感,不僅談不上工藝,,甚至可以視為不合格產(chǎn)品,。 張洪林舉例說:一套較好的紅酸枝精雕太師椅,2006年的價格是2-3萬元,,經(jīng)過幾年時間的浸潤,、養(yǎng)護,2012年的價格已經(jīng)高達11-12萬元,但如果做工粗糙,,則完全無法達到這個升值幅度,。他說:“木頭的密度決定了它泛發(fā)出來的光澤,屬于先天條件,;造型與雕工屬于后天條件,,導致同一材質的商品價格相差數(shù)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