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所有瓷種中,以潔,、白著稱的德化瓷,,因為“薄如紙、細如絲、潤如玉,、聲如磬,、明如鏡”等特征而獨樹一幟。昨日,,導報記者從廈門市收藏協(xié)會獲悉,,首屆明清德化白瓷精品鑒賞會將于明日在唐頌古玩城開幕,這將是廈門乃至福建關(guān)于德化瓷的首次鑒賞,,也將令德化瓷收藏這匹“黑馬”顯露山水,。
100多件德化瓷精品亮相
“此次鑒賞會將展示明清時期德化白瓷精品達100多件�,!碧祈灩磐娉秦撠熑岁悂斫鸾榻B,,其中既有清代、民國時期的何朝水,、博及漁人以及許友義的作品,也不乏明代何朝宗,、何朝春,、張壽山、林朝景,、林希宗和陳偉等名家的雕塑,,鑒賞會從明日開幕,為期半個月,,到30日結(jié)束,。
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福建省考古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廈門大學教授葉文程介紹,,明清時期,德化窯燒制的白瓷造型端莊,、工藝精湛,,在白瓷領(lǐng)域中處于領(lǐng)先地位。德化窯不僅以瓷雕和“象牙白”瓷聞名于世,,就連日用瓷和陳列瓷都制作精巧,。無論是燒造技術(shù)、瓷器質(zhì)量,,還是出產(chǎn)品種和工藝水平都在宋,、元之上。
德化白瓷拍賣價屢創(chuàng)新高
陳來金說,,從去年年底至今,,收藏市場上彌漫著冷清的氣氛,但德化瓷卻是一片繁榮,升值幅度高達50%-100%,。
德化瓷藏家林先生也透露,,前幾年,德化瓷收藏群體很小,,多數(shù)人都是在經(jīng)營當代德化工藝品,,而對有年代的藏品置若罔聞,但這一年來,,廈門乃至福建收藏市場上關(guān)注德化瓷的藏家越來越多,,尤其是口袋里有了閑錢的泉州商人。
而在去年12月,,唐頌古玩城主辦的“明清德化白瓷專場”拍賣會上,,50件拍品成交了約35件,成為當時低迷的收藏市場一個亮點,。
事實上,,導報記者了解到,在近年的拍賣會上,,德化白瓷成交價屢創(chuàng)新高,。2005年12月在上海博海拍賣會上,明成化的德化窯雙耳香爐以187萬元的高價引得世人關(guān)注,;2010年,,福州一場拍賣會上,已故大師許興泰的生前代表作之一《渡海觀音》更是以260萬元創(chuàng)下紀錄,。
或成收藏市場一匹“黑馬”
“德化瓷目前的價格還遠沒有達到其應有的價值,。”福建省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德化古陶瓷收藏家陳明良認為,,在三五年之內(nèi),德化瓷的市場價肯定會出現(xiàn)一次飛躍,,出現(xiàn)千萬元甚至億元級的作品,。
陳來金也是德化白瓷的收藏愛好者,在他看來,,與同年代景德鎮(zhèn)瓷器,、宜興紫砂壺的大師作品,動輒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身價相比,,德化白瓷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市場價格被大大低估了,,元、明,、清三代均被列為皇室貢品瓷的德化瓷,,收藏價值仍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很可能成為收藏市場的
“一匹黑馬”。
把明清德化白瓷看做“黑馬”,,除了它如今表現(xiàn)不俗外,,遠期升值幅度更是因素之一。如今在德化,、廈門兩地做白瓷生意的林生認為,,高純度、富含玻璃質(zhì)的戴云山脈瓷土是德化瓷白凈,、透光的主要原因,,而千百年的不斷開發(fā)已經(jīng)使這樣優(yōu)質(zhì)的瓷土日漸稀有。如今德化瓷的原料高嶺土存量減少,、價格倍增,。普通高嶺土前幾年僅為300-500元/噸,如今已經(jīng)漲了1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