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嘉德的第一拍終于給了銅鏡一個正統(tǒng)的身份。多年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不透明市場,最終讓銅鏡愛好者們在拍賣行上抓住了風向標,。八年的時間對于一個收藏門類而言僅僅是剛剛起步,,所以在八年后的銅鏡專場中,來來往往的也仍是那么些人,。
八年前,,黃旭正好從古錢幣轉向古銅鏡。對于同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從商較早的黃旭敏感地發(fā)現(xiàn),,當時市場上宋遼金的銅鏡無論從顏色、銅質,、題材,,甚至是圖案上都與宋遼金錢幣一樣,但是2004年同樣的銅錢賣5000元,,而放大了,、更精美的銅鏡卻只賣300元�,!爱敃r我就發(fā)現(xiàn)了銅鏡的收藏性,,因為銅鏡畢竟比錢幣少,錢幣是老百姓都流通的東西,,我作為一個商人,,當然會往銅鏡上考慮了�,!�
而后,,黃旭一個個的尋找精品,“幾百個中能發(fā)現(xiàn)一個干凈漂亮的,,因為量少,,所以機會多,當時各個古玩店都有幾個鏡子擺著,,幾乎是破爛的價格賣,。”五年后,,黃旭當初買的宋遼金銅鏡都得到了一個爆炸式的回報,,“當時3萬元買的,2009年賣了50萬元,�,!卑四旰螅S旭已有40多枚精品銅鏡,,見證了銅鏡市場這些年的黃旭得意地笑言:“100萬元到300萬元之間的精品銅鏡有3000多枚,,我能占40枚,還可以吧?”
8年漲幅連續(xù)攀升
銅鏡的市場歷史相對較短,,八年前當銅鏡沒有上拍的時候,,民間交易很容易出現(xiàn)地域性價格差距大的現(xiàn)象。除了國家政策從緊到松的變化是銅鏡市場較短的原因之一外,,精品少也是它所面臨的現(xiàn)狀,。因為青銅鑄造工藝的不確定性,后期配比和鑄造的失傳,,讓銅鏡的精品缺少,。黃旭告訴記者:“我們所說的能達到一級藝術價值的頂級銅鏡,全世界可能就10面左右,,這是在各大博物館擺著的,,其中大部分在日本館藏。再下來的精品目前存世量大概是3000枚左右,,這其中海外和國內(nèi)各占一半,,因為現(xiàn)在每年回流量挺大的。銅鏡的存世量的確很大,,但是具備收藏價值的太少,。”
黃旭所說的3000枚精品銅鏡的價格區(qū)間是30萬元至300萬元,,同一級別的銅鏡,,因為大小區(qū)分會有價格上的差距。再往下便是可以把玩的具備收藏性的銅鏡,,存世量在兩萬枚左右,,價格在1萬元到30萬元之間。
從嘉德第一拍以后,,銅鏡的分類和價格都有了步入正軌的參考,。因為本身年代久遠,銅的成本高,,再加上中國領先的青銅鑄造工藝,,銅鏡的價格穩(wěn)步見漲�,!斑@8年精品漲了5到10倍,,一般的銅鏡漲了10倍到20倍,中間金融危機的時候有一個小的回落,,但是很快便反彈回來,。”
而在目前大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部分銅鏡的價格確實出現(xiàn)了下跌,從去年開始擔任翰海拍賣銅鏡部主任的黃旭分析道:“2萬元到20萬元之間的東西現(xiàn)在是15萬元左右,也就是說低檔的東西跌了,,‘雞犬升天’的現(xiàn)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一個非常好的銅鏡從50萬元漲到200萬元,4倍的增長是合理的,,一個值2萬元的東西漲到20萬元,,普通東西漲10倍肯定泡沫就出來了,但是我認為價格還應該往下降,�,!�
學術的補充影響未來市場
學術研究的缺乏一直是銅鏡收藏中老生常談的問題,后來,,當銅鏡得到文博系統(tǒng)的認可后,,銅鏡也從雜項中獨立出來。去年,,中國銅鏡研究會在北京成立,,這被業(yè)界視為對銅鏡文化的學術補充,隨后文博系統(tǒng)也開始陸續(xù)主辦銅鏡大展,。
“我在古玩行摸爬滾打這么多年,,看到所有細小的門類逐一分離出來,像佛像,,比銅鏡早分離出來5年,,現(xiàn)在一個拍賣成交額就已經(jīng)過億了�,!秉S旭認為,,銅鏡本身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遠遠脫離了實際價格,黃旭進一步舉例說道:“銅鏡是現(xiàn)在所有公開拍賣的藝術品中真正叫古董的東西,,所有拍賣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以乾隆朝為主,,明朝為輔,明之前的東西基本上不多見,。銅鏡到了宋代已經(jīng)算是晚期了,,基本上以戰(zhàn)國、漢代和隋唐的為主,,所以隨便拿一件古銅鏡就會發(fā)現(xiàn)它最少是上千年的東西,,多則是兩千年的,是真正的古董,�,!�
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青銅鏡的最早使用應該追溯到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出土數(shù)量少),,按照郭沫若對青銅器的說法,,從春秋晚期到戰(zhàn)國初期開始,,青銅器的鑄造開始走向衰落。而對于后來的銅鏡研究者來說,,春秋戰(zhàn)國之后的青銅鑄造卻是發(fā)展的,,青銅鑄造的衰落是從宋代開始的,宋遼金的鑄造逐漸衰落,,卻在構圖,、題材、畫面上大大提升了銅鏡的藝術性,。
正因如此,,黃旭認為像銅鏡這種學術協(xié)會剛剛成立的門類,投資潛力比現(xiàn)已被熱炒的門類要大,,也因學術研究的缺失,,具有公信力的、官方認可的價值文章至今沒有出現(xiàn),,相反,,“哪天有一篇國家認定的中國鑄造史的文章,將青銅鑄造從春秋進入衰落改成由宋進入衰落后,,一定會有一個報復式的增長,。3年銅鏡保守講會漲兩倍,但是差距會越來越大,�,!�
隨著嘉德、翰海,、保利,、泓盛等拍賣行的逐一涉足,也意味著銅鏡的地攤時代結束,,拍賣行和古玩城做真貨的商家成了主流的渠道,。
內(nèi)行市場的選擇
對于什么樣的銅鏡值得收藏的問題,很多傳統(tǒng)觀點認為首先要大,,其次是圖案稀少,,最后是品相。而在黃旭看來,,品相是首位的,,“第一要買干凈的,就是品相要好,;品種放第二位,;大小放第三。我們新一派的觀點是,,可以很小,,但是不允許有臟東西在上面,,不能有腐蝕不能有銹,不能有臟東西影響圖案,。這樣要求相對更高了,,但是很多小東西可以達到,如果同樣是10萬元的銅鏡,,相較有很多死銹的大東西,我會選一個相對小,,但是很干凈很精致很完美的,。不要去追求大和稀少,一定不能影響你看圖案,,藝術性放在第一位,。”
黃旭強調(diào)的干凈是指不要有從銅鏡內(nèi)部生長出來的害銹,、硬銹,,而不是指后期能清理干凈的灰土。其次是版工,,在干凈的基礎上才能談圖案的清晰度,,而后是品種稀缺和大小。黃旭告訴讀者,,最好入手的是漢唐兩個年代,,一是量大,二是因為真假好辨,,三是因為價格合理,。因為宋遼金的鑄造工藝相對衰落,但是鏡面藝術性極強,,所以建議相對漢唐而言,,宋遼金的銅鏡一定要買精品。
因為銅本身自然屬性的活躍性,,從材質上來說,,銅鏡的鑒定門檻并不高。銅類藏品的真假識別性強,,銅鏡經(jīng)過上千年的時間,,變化非常豐富,可以看銹看鑄造,,比如黃銅鑄造青銅等,,硬性的物理指標明顯。相對要求高的便是鏡子上的圖案,,除了牽扯時代背景外,,便和具體的個人審美有關,。“嘉德從八年前到現(xiàn)在,,那么多場拍賣,,一共只有4面假的,真品率太高了,!除了銅的東西鑒定比較容易外,,目前標的物價格低也有原因�,!�
黃旭告訴記者,,現(xiàn)在全國有收藏的銅鏡愛好者也就百十來人,真正能出100萬往上買銅鏡的全國一共就6個人,,“要想漲價太容易了,,一個人就能包場,這不是護不住盤的東西,,因為盤子太小,,個人力量就能控制。但是你買完好的銅鏡回去以后,,內(nèi)心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因為買完后去各個博物館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東西都沒你的好,那種高興不是簡單的錢能取代的,�,!秉S旭開玩笑地舉了個例子,“有買瓷器的人去一趟故宮(微博)后回來就不玩了,,買銅鏡的去一趟故宮回來高興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