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建甌市收藏協(xié)會廈門文物展示館在廈開館,,建窯的兔毫盞、越窯的秘色瓷引來了不少廈門藏家的關(guān)注,。有收藏人士表示,,相較價格高,、贗品多的清末官窯藏品,,建窯,、越窯等高古瓷單價還較低,更具升值空間,。
代表宋代福建制瓷最高水平
新開的建甌市收藏協(xié)會廈門文物展示館,也叫閩越古瓷會所,,與其他瓷器店動輒就擺上一堆的粉彩,、青花不同,這里的瓷器都是“灰不溜秋”的,,像是小碗一樣,。不過,在燈光下細(xì)看,這些“小碗”上都會有一些像是線或者油滴一樣的東西,,毫紋清晰,、釉光锃亮。
“我們這里有300件建窯的兔毫盞,,還有幾十件越窯瓷,,廈門的愛好者可以來交流、觀賞,�,!苯óT市收藏協(xié)會副會長吳宗平告訴記者,建窯是宋代八大窯之一,,代表了當(dāng)時福建制瓷的最高水平,;而越窯則是最早的官窯瓷雛形。上述藏品都是在建甌出土的,。
據(jù)福建省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wù)副會長丁建南說,,建窯是中國古陶瓷中黑釉瓷系的核心代表,是宋代八大窯系之一的中心窯場,,也是宋代重要的宮廷貢瓷之一,,直到宋末元初,建窯衰落停燒,,其燒制工藝也就此失傳,。建窯以燒黑釉瓷聞名于世,它燒造的碗稱為建盞,,胎骨呈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jié)晶紋,細(xì)如兔毛,,故又稱“兔毫盞”,。根據(jù)釉彩不同,“兔毫盞”大致分為金兔毫,、銀兔毫,、烏金釉、油滴兔毫和曜變兔毫,,其中金兔毫存世量最多,,銀兔毫次之,油滴兔毫更少,,而曜變兔毫則是少之又少,。
價格尚處低位有升值空間
盡管建窯為中國古陶瓷中黑釉瓷系的核心代表,屬宋代八大窯系之一,,但在近幾年火熱的收藏大潮中,,建窯卻顯得很“低調(diào)”,。2005年,一只建窯“兔毫盞”曾以1300萬元拍出,,當(dāng)時被叫做“天價”,,但之后“兔毫盞”鮮見于各大拍賣會。
吳宗平坦言,,雖然在建甌玩兔毫盞的人不少,,但相比其他品種官窯瓷器,建窯瓷的追隨者“勢單力薄”,。不僅如此,,由于國內(nèi)各大博物館對建窯瓷器的收藏寥寥無幾,建窯收藏幾乎沒有作為標(biāo)準(zhǔn)器的藏品存在,,這也是民間建窯瓷器收藏遠(yuǎn)遠(yuǎn)落后于宋代八大窯系中其他窯系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目前的市場來說,建窯瓷有著比其他窯口更廣闊的升值空間,�,!睆B門收藏愛好者邵先生表示,從各大拍賣會顯示的行情來看,,其他品種官窯瓷器動輒都要幾百萬元,,而“兔毫盞”大多是幾十萬元,存世量最少的也不過幾百萬元,,因此頗具升值空間,。此外,“兔毫盞”多數(shù)散落于民間藏家手中,,市場上贗品較少,,收藏的風(fēng)險較小。
丁建南也說,,相比較其他窯口的瓷器,,兔毫盞市場價格偏低,沒有充分顯示其內(nèi)在價值,,長期持有的話升值空間也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