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省洛陽市市民張建洛從30多年前開始收藏各種唱片和留聲機,。在他收藏的15000多張唱片中,,有一套經過精心整理的“國歌唱片檔案”,。圖為張建洛珍藏的一套1941年在美國發(fā)行的中國革命歌曲唱片《起來》。其中第一首歌是由當時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賓遜主唱的《義勇軍進行曲》,,這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第一張由外國歌唱家演唱中國革命歌曲的唱片。記者 王頌/攝 |
時下,,老唱片收藏熱正悄然升溫,,唱片發(fā)燒友的隊伍也在逐步擴大,。老唱片和老電影、老照片,、老書刊及各種老器件相似,,總能在不經意間勾起人們對塵封往事的追憶。同時,,老唱片潛在的升值因素使一些具有投資意識的人紛紛加入到唱片收藏領域中來,。
經典老唱片價格上漲快
近年來,作為小眾雅賞的老唱片逐漸向大眾收藏方向發(fā)展,,其收藏潛力不斷被挖掘,,價格上漲得很快。如1934年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樂曲唱片,,市場價大約在1.2萬元和5000元左右,。前些年在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主辦的《海上歲月》拍賣會上,曾拍賣了一張孫中山先生的演講唱片,,成交價高達上萬元,。
目前,市面上的老唱片出品時間越早,、品相越好,,價格就越高。比如民國時期的老唱片,,不少都能賣到700-1000元一張,,而一些有領袖人物或明星聲音的唱片則價值更高。比如“金嗓子”周璇等明星當年灌制的唱片,,一般都被藏家視為珍品收藏,,幾千元一張都不一定能買到。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領袖人物,,有毛主席、周總理講話聲音的唱片及60和70年代出品的越劇唱片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此外,,“文革”時期的唱片,無論是膠木材質還是塑料密紋,,現(xiàn)在的市場價也不低,,數(shù)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張也不足為奇。
除了這些老唱片外,,即便是80或90年代一些港澳歌星的流行歌曲唱片也有粉絲追捧,,其價格也是一路看漲。如張學友的《真情流露》開價1500元,,還無現(xiàn)貨,;一些平常貨,,如梅艷芳、譚詠麟等歌星的唱片價格大約是50-70元,;1998年,,購買張國榮的第一張黑膠唱片《情人箭》,只需100港元,,如今花2500元也不一定能找到一張質量上乘的,,十多年間價格竟翻了25倍。
老唱片的誕生
唱片自誕生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自從有了唱片,,古今中外藝術大師的聲音才得以保留下來。19世紀末,,英商謀得利琴行開始在上海推銷留聲機及唱片,;20世紀初,主營電影唱片的法國百代公司在上海設立分公司,。從此,,留聲機在國內逐漸普及。
1921年上海百代公司改組為“東方百代”,,并在貝當路(今上海華山路)設廠,,直接在中國生產唱片。1934年,,總部設在巴黎的“百代”因經營失利而關閉,,全部資產由英商電器音樂實業(yè)公司代理,其在上海的工廠也改稱為“英商上海電器音樂實業(yè)公司”,。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該廠被日軍接管,并由“日本蓄音器株式會社”代管,,戰(zhàn)后產權復由原公司收還,。1949年,該公司退出上海,,1952年改組為中國唱片廠,,以后又先后改稱上海唱片廠、人民唱片廠,,今為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為中國歷史上成立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的音像制品企業(yè)。
老唱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尤其以黑膠唱片為最,。黑膠唱片也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因材料和厚度的差別,在燈光下觀察,,大多數(shù)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個別呈現(xiàn)半透明的茶褐色或彩色,“文革”前后發(fā)行的唱片顏色紅黃藍綠都有,。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60年代后逐步發(fā)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黑膠生產線才逐漸被淘汰。
老牌公司唱片成經典
在老唱片收藏中,,一些反映重要歷史事件和名家唱段的老唱片更是備受藏家追捧,,且價格不菲,其中尤以“百代”等老牌公司的唱片成為收藏者的最愛,。
老唱片收藏其實就是各種歷史聲音的收藏,。清末、民國,、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躍進、“文革”和改革開放之初等各個時期,,包括名人的聲音,,如政治家、藝術家,、歷史人物,、風云人物的演講、發(fā)言稿以及各類器樂和聲樂的老唱片都值得一藏,。而“百代”等老牌公司早期的78轉唱片無疑是收藏價值最高的,。1921年上海的百代公司改組為“東方百代”,當年,,聶耳,、黎錦光、任光,、冼星海等杰出音樂家均在此工作過,,并留下了一批曠世孤品,如《義勇軍進行曲》《漁光曲》《金蛇狂舞》《翠堤春曉》《昭君出塞》等唱片,,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像30年代百代公司推出的《義勇軍進行曲》的首版唱片早已成為難得一見的珍品。
早期的經典唱片現(xiàn)在雖已很難尋覓,但只要精心關注,,有時仍能偶遇,,若能用心挖掘必當有所斬獲。從各地收藏市場搜集到的早期唱片來看,,那個時期各唱片公司的錄音已別具特色,,如我國的國粹——京劇,其早期的聲音就是靠唱片保存下來的,,還有其它一些傳統(tǒng)有聲資料,,如評劇、梆子,、粵曲,、民間音樂;早期的民間曲藝,,如相聲,、大鼓、琴書等等,,也都有唱片可見,,這些都屬不可多得的老唱片收藏精品。
決定老唱片價值的四因素
首先,,出品年代決定了一張老唱片的價值高低,。一般來說,時間越久遠價值就越高,。假如是清朝末年的老唱片,,因為那時中國的唱片業(yè)才剛剛起步,唱片僅為王宮貴族或商場巨賈所擁有,,存世量非常稀少,,故收藏價值非常高;民國初期的唱片問世時間也較長了,,其中一些名家精品也值得珍藏,;“文革”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文革”唱片也可作為珍貴的文史資料進行收藏,。
其次,,題材是老唱片能否升值的重要因素。普通的唱片價值并不是很高,,現(xiàn)在市面上�,?梢娨恍┦蹆r不足百元的老唱片,在過去的幾年間,,價格上漲也不快,,但一些題材好的老唱片升值就快得多,,如周璇等明星當年灌制的唱片就備受追捧。目前收藏市場較為熱門的題材主要包括有領袖人物和明星聲音的唱片等,。
第三,必須挑存世量少的老唱片收藏,。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老唱片收藏亦是如此,。目前周璇,、白光等民國時期明星灌制的唱片存量很少,價格上漲得就快,。曾有一位收藏家三年前從馬來西亞花2000美元購買的由周璇灌制的《夜上�,!罚腥嗽赋鰞r5000美元來收購,。
最后,,版本因素也不容忽視。購買老唱片應選擇最原始的版本,,同時其他重要的版本也不能錯過,。原版是指一部作品的最初錄音制作成的唱片,相對重刻版和再版而言,,它就像母版,,具有可對比的權威性,收藏價值最高,。再版的唱片可能做了局部的裝幀修改,,而重刻版則可能在錄音的設置上或音樂的處理上都做過改變,則價值相對要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