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調控最嚴的一線城市,近兩個月的房價走勢已有“拐點”跡象,。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6個,,持平的有30個,比7月共增加了15個,。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房價持平,這是一線城市的房價連續(xù)兩個月出現“停漲”,。
在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看來,,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xù)深入,隨后的9月,,一線城市房價很可能迎來下降,,而全國總體房價也可能在9月迎來拐點。
一線城市:房價再停漲 成交創(chuàng)新低
作為調控力度最大的城市,,一線城市的各項房價數據已成為反映樓市走向的先行指標,。
四個一線城市的數據變化尤為引人關注。根據官方數據,,今年以來,,北上廣深四城的房價漲幅持續(xù)收窄,至7月,,出現全部停漲的現象,,為最近3年來的首次。
而最新數據則顯示,,8月,,四個一線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和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不含保障房)再度出現集體停漲。
相比之下,,34個二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huán)比上漲0.02%,,增幅下降0.04個百分點;納入統計的32個三線城市,,房價環(huán)比微漲0.01%,,漲幅大降0.12個百分點。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的報告稱,,按照這樣的變化趨勢,,預計9月份房價可能首次出現環(huán)比負增長,,即拐點正式確立。
事實上,,從成交量數據上看,,支撐“拐點”的理由似乎也很充足。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北京商品住宅成交5506套,日均不足200套,,環(huán)比上月減少39.7%,,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6.4%,為近3年月度成交最低值,。
上海8月一手住宅成交量環(huán)比下跌26.1%,,創(chuàng)5年同期最大跌幅,,二手房成交量跌幅同樣為5年來之最,。廣州、深圳同樣未能逃脫成交量大跌的結局,。
根據偉業(yè)我愛我家的數據,,9月過半,四個一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環(huán)比繼續(xù)下滑,,其中北京的降幅達到24.1%,,深圳也達到18.9%。
在房地產市場中,,“量跌”往往被看作是“價跌”的先兆,。基于此,,針對一線城市未來的房價走勢,,多家研究機構都給出了“下降”的判斷。
二三線城市:限購門檻低 調控效果受限
在影響房價走勢的因素中,,“限購”仍是最重要的一個,。
北京中原地產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得出,在納入統計的70個大中城市中,,40個限購城市8月的新建商品住宅環(huán)比漲幅為0.01%,,同比漲幅為4.29%;在其余30個非限購城市,,漲幅分別為0.02%和4.55%,。
“目前來看,限購依然是見效比較明顯的調控措施,�,!北本┲性禺a三級市場研究總監(jiān)張大偉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然而,該機構的報告同時指出,,由于“限購令”執(zhí)行狀況不佳,,以及向二三線城市擴軍步伐緩慢,調控效果的全面體現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據悉,,自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
“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要采取限購措施”至今,僅有浙江臺州,、衢州兩地響應,,部分城市曲線規(guī)避也導致限購擴軍緩慢。
而在已經出臺限購措施的43個城市中,,除一線城市外,,其余城市的限購門檻普遍較低,如外地人的購房門檻設為1年的社保和納稅證明,、僅在市區(qū)限購,、對第3套和第4套房屋限購,等等,。這些因素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調控效果,。
上述機構稱,二三線城市特別是未限購城市依然處于量價繼續(xù)慣性上漲的過程中,,三線城市限購則處于艱難的推開過程,,這將使得調控效果的全面體現仍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