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烏干達漁民本·恩蘇布加而言,手機好像銀行賬戶。利用移動通信服務商網點提供的服務,,恩蘇布加往手機里存錢,、轉賬,、付費,。與許多非洲窮人一樣,,恩蘇布加享受不起銀行服務,,他成為了移動金融服務龐大客戶群的一員,。
手機的普及不僅為非洲窮人帶來享受不到或享受不起的金融便利,,還在農業(yè)和衛(wèi)生等領域推動社會發(fā)展,引發(fā)一場經濟“革命”,。
窮人銀行
從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出發(fā),,驅車200公里就能到達非洲最大湖泊維多利亞湖。漁民恩蘇布加住在湖畔漁村卡森塞羅,。
在這里,,墻面刷成黃色的“移動錢”(MobileMoney)服務點分外搶眼。村中有兩個服務點,,恩蘇布加每周都要去其中一個存錢,。
他把一疊錢遞給坐在桌后的女人。對方在一本賬簿上記下錢數(shù),,然后交給他一個代碼,。只要把代碼輸入手機,錢數(shù)就與手機號碼綁定,。整個交易只需幾分鐘,,費用低廉。
“有這項服務前,,我都是隨身攜帶現(xiàn)金,,”恩蘇布加說。漁村附近沒有銀行,,他帶著錢長途跋涉回家時,,總擔心遭搶劫。
“現(xiàn)在我就這樣匯錢,,”他指指手機,。他給收款人發(fā)一條提款短信,對方憑短信可以在任意一個“移動錢”網點取錢,。
排在恩蘇布加后的是艾倫·穆卡薩,。這名船主兼卡森塞羅村副村長說,除了給遠方親人匯款,,漁民也用存進手機里的錢相互交易,,在這個閉塞村落形成“微型經濟”。另外,,手機還用來付水費,、電費和學費等等,。
穆卡薩說,,手機銀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不過應做得更好,例如,,用戶存在手機里的錢應該像存在銀行里一樣能生息,。
4年前,肯尼亞移動通信運營商“薩法利通信公司”開創(chuàng)移動金融服務“移動錢”(M-Pesa),。短短兩年多時間里,,公司發(fā)展了至少550萬客戶,約占肯尼亞全國人口的1/6,,在全國設立4200多個服務網點,,遍及沒有銀行或郵局的偏遠鄉(xiāng)村和貧民窟�,!�
其他非洲國家移動通信商隨即效仿,。烏干達最大移動通信商“MTN烏干達”2009年3月推出烏干達版“移動錢”,不到一年就發(fā)展了60萬名用戶,,現(xiàn)階段用戶超過160萬,。
MTN網絡覆蓋烏干達85%地區(qū)。標志性的黃色“移動錢”服務點在這些地區(qū)星羅棋布,,即便在地處偏遠的村莊也能找到至少一個服務點,。
銀行最初不滿移動通信運營商涉足金融服務,甚至設法阻止,,不過后來轉而與移動通信運營商合作,,共同開拓商機�,?鐕苿油ㄐ欧⻊丈淘蚣瘓F2009年與花旗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作,,在東非啟動手機銀行服務,范圍涵蓋東非逾1億人口,。
“非洲是金融‘硅谷’……將會改變世界,,”英國《觀察家報》援引美國互聯(lián)網交易支付服務商Obopay執(zhí)行董事長卡羅爾·雷亞利尼所言報道。
授人以漁
手機除給非洲人帶來通信和金融方面的便利以外,,還用來傳播與耕作和與健康相關的重要信息,。
在烏干達,小額信貸機構“農村基金會”嘗試利用手機改善農村民生,。只要從這家機構租賃智能手機,,農民就能接收天氣預報、種植建議,、疾病診斷和農產品市場價格等信息,,還能把信息傳達給鄰里。反過來,,手機租賃者可以向這家機構發(fā)送信息,,反映農民的需求,。掌握這些信息后,農業(yè)組織和食品援助項目可以及時并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
針對非洲教育落后,、文盲率高的情況,農村基金會專門在農村中挑選會英語,、有影響力并有一定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人,,培養(yǎng)他們當“社區(qū)知識工作者”。這些人學會用智能手機,,因工作表現(xiàn)而異拿工資,,每人平均每月20美元工資。當然,,這筆錢經由手機支付,。如果工作出色,他們將最終擁有這部手機,。
農村基金會在烏干達32個區(qū)培養(yǎng)了500名社區(qū)知識工作者,,經由他們與2萬戶人家、10萬人建立聯(lián)系,。
“我們的目標是100萬人,,”基金會在烏干達的負責人肖恩·克雷普說�,!拔覀冞想把這個做法推廣到其他國家,。”
西蒙·奧布沃亞現(xiàn)年43歲,,住在烏干達北部拉古德村,,有8個孩子,去年12月應聘為社區(qū)知識工作者,。
在基金會開展工作的地區(qū)中,,拉古德村所在的古盧區(qū)是最落后的地區(qū)之一。臭名昭著的圣靈抵抗軍在這一帶作惡20年,,使眾多人失去家園,。這一反叛武裝2005年遭驅逐后,人們慢慢開始重返家園,。不過,,長期在難民營生活,脫離農耕,,人們的耕種知識極其匱乏,。像奧布沃亞這樣的社區(qū)知識工作者肩負起傳播知識的重任。
奧布沃亞“管著”5個村子,過去6個月把300多名農民發(fā)展為自己的信息傳播對象,。
這些農民告訴奧布沃亞農田,、家庭和收入的具體情況,改善生活最需要什么,,由他反映給農村基金會,。不少農民不理解農業(yè)基金會為何不直接向他們提供物質援助,。奧布沃亞決心改變這種想法,,經常對農民說:“讓別人給你知識,你才能富裕,�,!�
今年早些時候,奧布沃亞收到即將長期干旱的信息,,立即轉告其他農民,。“不少農民因此沒有急于播種,,后來果然發(fā)生干旱,,農民們得以保住種子,”他說,。
奧布沃亞還成立了一個農業(yè)合作社,。他把農產品信息發(fā)給農村基金會,再由后者轉給世界糧食計劃署,,然后以優(yōu)惠價格向世界糧食計劃署出售產品,,用于在非洲救濟。
面臨困難
對非洲而言,,手機普及意味著巨大經濟潛力,。英國倫敦商學院2005年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發(fā)展中國家,,每100人中手機用戶每增加10個,,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會增加0.5%。然而,,手機在非洲的迅速發(fā)展卻面臨不少制約因素,。
在貧窮人口多的非洲,仍有不少人買不起或用不起手機,。另外,,非洲發(fā)電量只占世界總發(fā)電量的4%,許多地方停電是家常便飯,,甚至不通電,。給手機充電是個難題。
奧布沃亞靠蹬自行車給手機充電。他把自行車固定在地上,,后輪裝動力發(fā)電機,,連接手機電池。村里人最初看到他原地蹬幾個小時自行車充電的樣子都覺得可笑,,如今習以為常,。碰到自行車充電效果不好,奧布沃亞就要花錢去當?shù)丶猩铣潆姟?BR> 移動通信網絡仍未覆蓋一些偏遠地區(qū)是妨礙手機推廣的另外一個因素,。許多非洲人不識字或不會寫字,,使更高級的手機服務難以推廣。
面對困難,,人們開動腦筋,,尋求破解之道。
由于社區(qū)知識工作者文化水平參差不齊,,農村基金會將烏干達氣象局和國家農業(yè)顧問局提供的氣象信息和建議改寫成簡單明了的語言,,以便他們理解和傳播。
基金會還嘗試在信息中傳送圖像,,例如以圖片方式說明咖啡作物的生病癥狀,。經濟學專家菲利普·帕克與基金會合作制作一些教學錄像,準備存到社區(qū)知識工作者的智能手機中,,讓他們給村民播放,。
[相關鏈接]
半數(shù)非洲人有手機
手機普及是手機金融服務走俏非洲的前提。過去10年,,非洲手機用戶數(shù)量迅速增長,。1998年,非洲手機用戶不到400萬,,如今已經超過5億,,占非洲總人口約一半,并且仍在增長,。
烏干達1000萬人口中,,30%有手機。手機商店,、服務亭,、碩大廣告牌隨處可見。
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全國1.5億人有2200萬人開設銀行賬戶,,手機用戶數(shù)超過8000萬。
國際電信聯(lián)盟說,,非洲移動電話的發(fā)展速度超過最樂觀的估計,,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