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在俄羅斯淘點奇奇怪怪的東西,莫斯科市郊的“一只螞蟻”市場無疑是最好的去處。這個市場本名“伊茲梅洛沃”,,但因其俄語發(fā)音很像漢語的“一只螞蟻”,中國人更習慣稱之為“一只螞蟻”市場,。 進門先得交10盧布的入場費,。市場是露天的,,一樓是個規(guī)模巨大的工藝品集市,在這里能找到套娃,、漆器,、琥珀首飾、皮帽,、寶石戒指,、毛毯、樺樹皮做的首飾盒,、羊毛披肩,、望遠鏡、防毒面具,、木雕,、俄語版《毛澤東語錄》等等。 市場二樓是更“考眼力”的跳蚤市場,,這里有錢幣,、舊郵票、銀盤,、瓷質(zhì)動物像,、樹枝形吊燈、熨斗,、天平,、上世紀中葉的手搖電話和留聲機、奶奶輩的笨重大木箱子或者小首飾盒,,總之各種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 據(jù)說古董愛好者在這里淘寶貝,室內(nèi)裝潢設(shè)計師在這里淘一些復(fù)古小零件,,蘇聯(lián)迷在這里淘三角旗,、徽章,、軍用匕首和黨員證書,演出服裝管理員,、畫家,、演員也經(jīng)常來這兒逛逛。 跳蚤市場里最搶手的物品要屬燒煤的俄式茶炊,。當然,,很多人淘回去不是為了喝茶,而是為了轉(zhuǎn)手賣給外國人,。除了俄式茶炊,,印度的和東方的茶炊也很受歡迎。例如正在售賣的一個巨大的印度產(chǎn)茶炊,,看尺寸估計夠一個15人的大家庭使用,。 這里有的東西很貴,比如曾用作修道士圣衣扣子的,、用銀子雕刻出來的小球,;十字架和圣像畫的要價也不低于幾千美元。這里也有很便宜的東西,,很多退休老人擺攤賣家里的舊物:胸針,、裙子、眼鏡,、掛歷,、旅游鞋、勺子,、酒杯,、布娃娃,很多攤子上物品都差不多,,因為在20年前每個家庭用的這些東西幾乎都是一樣的,。 即使不會俄語也沒關(guān)系,大部分攤主都會些英語,,或者連比帶劃加點頭搖頭,,要不就按國際慣例在計算器上“你來我往”地討價還價。但是這里不流行國內(nèi)“從腳脖子砍起”式還價,,有的攤主會稍微讓點價,;有的攤主則拒絕還價,說“我才是賣家”,,這意思是“如果你不給到我要的價錢,,我就有不賣的權(quán)利”。 逛餓了,,可以找點東西吃,�,?拷肟谔幱锌救獯u,小販看到記者這種東方面孔,,就會用蹩腳的漢語喊“你好,,姑娘!有雞肉,、牛肉,、豬肉!”如果得不到回應(yīng),,他就會換日語和韓語接著喊,。這里確實是外國游客淘寶的“圣地”,轉(zhuǎn)一圈就能聽到英語,、法語,、日語以及其他各種嘰里咕嚕聽不懂的語言。 有人說,,雖然跳蚤市場有點市井氣,,但在這里逛一圈比逛十個博物館還劃得來,。而且比起博物館的好處是,,這里的東西如果看中了,就可以買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