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剛剛出爐的雅昌2011年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調(diào)查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古琴上拍量為209件次,成交143件次,,總成交額為6.05億元,。這個統(tǒng)計結(jié)果,還不包括西泠印社首屆中國歷代古琴專場拍賣,。7月16日,,在西泠春拍上,查阜西贈張充和寒泉琴以517.5萬元成交,,楊宗稷舊藏松風琴以460萬元成交,,明潞王中和琴以402.5萬元成交。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古琴拍賣市場越來越火爆,,古琴與其他藝術(shù)品一起,共同撐起了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的天價神話,。
申遺成功古琴成新寵
古琴出現(xiàn)在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始于上世紀90年代。1995年5月11日,,中國嘉德上拍的“明萬歷紫漆琴”以17.6萬元成交,。2000年至2003年春,古琴拍賣市場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其市場行情起伏不大,。
2003年11月7日,中國古琴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至此,,古琴改變了千百年來清冷孤寂的形象,,開始走入大眾視野,隨之而來的是古琴收藏在藝術(shù)品市場中的登場,。正是從2003年開始,,古琴在拍賣場上的價格一路飆升。
2003年中國嘉德春拍,,一張?zhí)拼熬畔霏h(huán)佩”古琴拍了345.5萬元,,刷新了當時中國古琴的成交紀錄,引起了中國藝術(shù)品市場的一場震動,。同年嘉德秋拍,,唐代的“大圣遺音”琴被拍出891萬元的高價。知名古琴專家陶藝認為,,由此可見申遺成功對古琴的拍市價格影響之大,。
相關(guān)拍賣行負責人表示,近年古琴的上拍率大幅提高,,使得較多海外及中國港臺地區(qū)所藏古琴也出現(xiàn)在內(nèi)地拍場上,。在2009年中國嘉德秋拍中,乾隆御用的明代“月露知音”琴創(chuàng)出古琴拍賣新紀錄,,其成交價是2184萬元,,可謂天價。一時間古琴收藏炙手可熱,。中國古琴,,在沉寂了大半個世紀后,再次成為藏家的新寵,。
古琴價格不斷上揚
2009年秋季開始,,各拍賣行進一步拓展古琴市場,古琴精品流入市場,,拍賣價位不斷被刷新,,總額不斷攀升。2010年秋拍,,北京保利上拍的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銘‘松石間意’琴”以1.3664億元高價成交,,刷新了古琴的世界拍賣紀錄,成為目前最貴的中國樂器,。這一季度,,古琴上拍33件、成交29件,,均達歷史最高紀錄,。
2010年春,、秋兩季拍賣,北京匡時兩場古琴專場共16床古琴,,100%成交,,其中王世襄收藏的“宋代朱晦翁藏仲尼式古琴”為血統(tǒng)純正的宋代古琴,曾由南宋思想家朱熹所藏,,以1120萬元成交,。
今年春拍,古琴市場更是極度升溫,,整體價位不斷提升,。據(jù)雅昌報告分析,在上拍量和成交量相對減少的情況下,,今春總成交額突破2億元,,創(chuàng)歷史最高,其中唐“大圣遺音”伏羲式琴5月22日在中國嘉德以1.15億元成交,,成為目前第二件過億的樂器,。此外,今年春拍,,過千萬的作品還有3件:北京華辰上拍的“杉木制宋元仲尼式虎嘯琴”和“宋元仲尼式朱致遠琴”分別以6555萬元和2415萬元成交,,北京翰海推出的“宋鈞天雅奉琴”,以1265萬元成交,。
古琴為何廣受追捧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除2件過億古琴和1件5000萬以上古琴外,,1000-5000萬元之間的古琴共有7件,500-1000萬元價格區(qū)間的作品數(shù)量共有8件,,100-500萬之間的古琴共有39件,,50-100萬之間的古琴有11件,10-50萬之間的古琴有29件,。
古琴高價為何不斷誕生,?據(jù)專家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古琴又稱七弦琴,,作為一種中國古典樂器,為琴,、棋,、書、畫之首,,是文人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征,,一直被文人雅士所崇尚,、珍藏。古琴的道德功能大于娛樂功能,,悅己功能大于悅?cè)斯δ�,,它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的功能大于其音樂樂器的功能。
其次,,古琴的品質(zhì),、音色、年份,、保存狀況等因素,,也是天價誕生的重要因素。
第三,,古琴流傳有序,,可謂“貨真價實”。比如,,第一天價琴“松石間意”琴先后經(jīng)過北宋晚期內(nèi)府宣和殿“萬琴堂”,、清乾隆六年(1741)裝匣,內(nèi)府珍藏,、清晚期至1953年北平“蕉葉山房”張蓮舫秘藏及上海著名琴人樊伯炎收藏,,“大圣遺音”伏羲式琴為王世襄先生的舊藏。由此可見,,古琴的材質(zhì),、品相、音色,、年代,、保存狀況、傳承出處等都是判別古琴是否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