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積淀深厚而又極講古雅氣派的中國古代,,古玩的座、架,、盒作為青銅器,、玉器、奇石、書畫等物的附屬,、陪襯與裝飾,,無論是設(shè)計還是制作都頗費心機,相當(dāng)考究,,哪怕是單獨來看,,也有很強的觀賞和保留價值。
特別是在明清時期,,古玩座,、架、盒之屬作為小木作的一個門類,,大都出自巧作或雕花作之中的能工巧匠之手,,有的甚至是皇家匠師的精心之作,其本身就是格高韻勝的藝術(shù)品,,用做古玩陪襯,,兩者交相輝映,更顯高貴,。即便是所襯之物已經(jīng)遺失,,只留下單只的座、架,、盒,,也是萬萬不可小瞧的。
清末年間蘇州怡園主人顧鶴逸有一藏石,,此石不但有巖巒洞壑之形,、枯木之質(zhì),聽之有聲,,而且顛倒,、正側(cè),可以擺出多種不同姿態(tài),。主人特意延請木作高手為藏石制作了九個不同形態(tài)的座子,,以便隨時變更其陳列方式。這些座子,,個個精巧別致,,且刀工準(zhǔn)確利落,與藏石的九個面緊緊相扣,,可謂匠心獨運,。
收集古玩座、架,、盒也要著眼于精品,。何為精品,?筆者以為,需從質(zhì)地,、做工,、造型、構(gòu)思,、立意諸方面綜合起來考慮,。
古玩座、架,、盒有木質(zhì)、石質(zhì),、銅質(zhì)及錦,、布等,木質(zhì)為最多,。從取材上衡量,,一般以材質(zhì)佳良者為貴,如紫檀,、黃花梨,、紅木、鐵力木中,,則以紫檀,、黃花梨者為貴。論其制作方法,,有平雕,、浮雕、圓雕,、透雕,、綜合雕等,也有采用雕漆,、鑲嵌銀絲等工藝的,。無論采取什么工藝都要以雅為宜,使之質(zhì)樸文氣,,不能過于花哨,,以致失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本色,更不能嘩眾取寵,,讓人望而生厭,。
座、架,、盒既然是古玩的襯托,,就得與器物搭調(diào)。凡設(shè)計、工藝,、大小,、高矮、色澤等都要充分考慮到所配器物的本色與造型,,突出古玩本身,,將器物自身的意境與妙趣最大限度地顯現(xiàn)、襯托出來,,并且盡可能使兩者和諧統(tǒng)一,,而不可過于繁縟,以致喧賓奪主,。不管是托座,、臺架,還是櫝匣,,切忌陋,、俗、繁,,這就如同人的衣服,,既要合體,還要適宜,。
古玩市場上銷售的古玩托,、古玩盒之類,新舊混雜,,優(yōu)劣不分,,玩家也不可盲目購進。常見到一些所謂古瓷,、古硯,,托座與瓷器并不相配,硯盒與硯臺也是兩拿著,,有的不能合攏,,有的像是硬塞進去的,拿也拿不下來,,掰也掰不開,。這絕不是原配的真品。還有作假的紫檀,、紅木的托,、盒之類,表面造出一種古舊之色,,也是司空見慣的,,玩家更要警惕,。當(dāng)然,有些托,、架,、盒,木質(zhì)好,,做工講究,,賣主本無假冒古舊之意和騙錢企圖,如果配以個人藏品,,則也并無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