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之前必須了解藝術史
藝術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過去的幾千年中,藝術家主要為宮廷和上層階級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題材主要是反映皇室生活和宗教內容,。歐洲藝術史上第一個重要的改革性發(fā)展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藝術大師們把幾何學融入到藝術領域里,,深入研究相關的學術理論,。在中國清朝早期,意大利油畫家郎世寧率先把這些技法引入到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中,。中國清朝末期的戊戌變法以及之后的辛亥革命時期,,鼓勵藝術家出國深造,把西方油畫技法引入中國,。
在中國藝術經(jīng)歷上述兩個重要發(fā)展時,,西方藝術也發(fā)生著巨變,,重要的標志是印象派的誕生。印象派的名稱來源于法國畫家莫奈的一幅作品《日出?印象》,,畫家認為風景畫通常都是一種印象,,而
《日出?印象》更是捕捉了瞬間的那一刻。對于印象派來講,,一個全新的繪畫題材逐漸嶄露頭角,。例如,在1868年,,莫奈畫了一幅名為《午餐》的作品,,描繪的是在家里享用午餐的簡單情景。這幅描繪普通生活情景的作品被認為主題過于生活化,,以至于他的畫商都不購買這幅作品,。然而,這樣的主題最終成為未來藝術的主流:展現(xiàn)真實的人們,,真實的生活情景,,流露真實的情感。
自從印象派誕生以來,,藝術自由化迎來了許多新思潮,。從某種程度上講,表現(xiàn)主義受印象派的推動,,在表現(xiàn)手法上更自由化,,更注重感官上的抒發(fā)。例如,,愛華德?蒙克的作品《吶喊》,。我們都喜歡用不同的色彩來代表特定的事物,比如黑色代表邪惡,,橙色帶來溫暖,,藍色表示憂郁。而表現(xiàn)主義則運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現(xiàn)藝術家主觀的感受,,運用違背自然的色彩去描繪不同的物象,,使作品更精彩。
今天我們所謂的抽象藝術,,其創(chuàng)始人為馬蒂斯,,他延續(xù)藝術創(chuàng)作的自由性,對自然物象做主觀性描繪,,削弱描繪自然物像,,強調主觀情感的表達。以他的《科利烏瑞的屋頂》為例,,作品的顏色活潑愉悅,,表現(xiàn)手法簡單,。其它抽象畫派還包括立體主義、解構主義,,它們主要是將物象打散分離,,再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組合,如畢加索的《三個音樂家》,。
怎樣審視藝術品
藝術和其它事物一樣,,是一門與關系有關的學說。關系產(chǎn)生模式,,這些模式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在一幅作品中,,顏色,、點和線如何相互聯(lián)系,組成一個圖像,,而這個圖像就是藝術作品最重要的部分:和諧與碰撞都可以產(chǎn)生有趣而驚人的藝術,。比如,現(xiàn)代報紙和電視上的圖片顯像,。近看一份報紙,,會發(fā)現(xiàn)那些圖片都是由不同的點組成,有些分布得較密集,,有些則相對疏散。20世紀60年代,,美國波普藝術家羅伊?里奇登斯登(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十分有趣,,以許多小點成畫。在電子照相機,、打印機,、電視機盛行的現(xiàn)代化科技年代,像素這個概念比較普及,,它由非常多的小點組成,。以點成畫的繪畫技法在像素出現(xiàn)之前就有。印象派有一個分支就稱為點彩派,,如喬治?修拉的《塞納河》,。達利則利用傳統(tǒng)藝術技法的優(yōu)點,結合20世紀的生活,,巧妙地運用像素理念進行創(chuàng)作,,有一幅描繪他的太太加拉的作品,從遠處看很像是美國前總統(tǒng)亞伯拉罕?林肯的側面照,,近看則是加拉的背影,。
從根本上講,,繪畫其實就是在一張畫布上,以各種尺寸,、不同顏色,、不同方向的筆觸描繪出代表性的物體,這種物體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通過一種內在的模式表現(xiàn)出來。一件藝術品里包含的關系和模式是最重要的,。我之所以可以從不同類別的作品中看到相似的模式,,或許因為我的歸納型邏輯,而非演繹型邏輯,。所以,,我喜歡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事物:這種新奇和獨特的事物,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對關系和模式的理解,,并通過一種新穎和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很多被人們稱之為“天才”級別的藝術家,尤其是那些比較當代的抽象派畫家,,他們的作品我并非都喜歡,。然而,我卻喜歡很多不太寫實的類別,,比如印象派,、表現(xiàn)主義,還有一些現(xiàn)當代抽象派作品,。我期望一個畫家具有優(yōu)秀的基本功,,想知道他的抽象創(chuàng)作來源于扎實的基礎,是在對線條,、色彩等各種關系有深入理解的前提下進行抽象創(chuàng)作,,而不是隨便往布面上抹顏料,幸運“創(chuàng)作”出的“佳作”,。
我?guī)啄昵皝淼街袊�,,開始涉及中國藝術品的收藏。我發(fā)現(xiàn),,中國有很多尺寸非常大的作品,,也有很多拘泥做作的“小女孩題材”
的作品都比較受歡迎,這是中國藏家的喜好,。同時,,還有一點困擾我的是,有不少缺乏經(jīng)驗的新興收藏家或畫商,,他們懷著“藝術可以賺錢”的心態(tài)進入市場,,把藝術品和證券,、房地產(chǎn)市場完全畫等號,忽略了藝術品本身的價值,。而作為一個專業(yè)的投資者,,我認為真正可以獲得高回報的投資并不是媒體力捧的對象,因為那已經(jīng)為時過晚,。
什么是好的藝術
好的藝術品,,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像一些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的風景畫,,或者一些歷史紀實作品,,它們記錄了很多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不復存在的景象。20世紀早期留學海外的那批中國畫家的作品,,從那些作品里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們所表達的情感,。他們學生的作品也不錯,描繪的很多鄉(xiāng)土景色都已經(jīng)在80年代改革開放中被工廠所替代,,這是這些作品的珍稀之處,,向世界展示了歷史的痕跡。
雖然其他畫商可能會關注更多時事熱點題材,,像政治性濃厚的題材,,這些作品容易引起國際視覺的關注,可在我看來,,中國藝術品的其中一個獨特價值是少數(shù)民族題材,。在當今的中國,仍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過著傳統(tǒng)的生活,,穿著帶有民族色彩的服裝,,他們是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代表。還有反映真實生活的題材,,像描繪農(nóng)村城市化方面的題材,這些都是當代中國生活和變革的真實反映,,相信這些作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顯價值,。雖然政治題材也是社會紀實的一類,但很多時候,,畫家創(chuàng)作這類題材是為了引起關注,。只要是真正有創(chuàng)意的藝術品都值得考慮,但收藏投資者要先了解美術史,,才能分辨出創(chuàng)新與間接抄襲的區(qū)別,。
收藏投資建議
總體來講,我給中國藏家或買家的建議是忽略“越大越好”的慣性思維,,一定要重視作品的內涵,,而非尺寸決定其好壞,。忽略那些矯揉造作的漂亮女孩、微笑的紅臉男人,、已成灰燼的佛像和被刻意毀壞的火車之類的題材,,那些都是嘩眾取寵的主題。老子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嘩眾取寵的主題就像曇花一現(xiàn),,終究不能成為永恒的經(jīng)典,。
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描繪社會紀實類作品,還有那些生動有趣的風景畫以及真實的人物描寫,�,;蛘撸瑖L試著開拓思維,,關注一些更好玩,、更新穎、更耐人尋味的作品,,像印象派,、表現(xiàn)主義、抽象風格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受到更高的評價,。在選擇作品時,首先應該忽略藝術家的名氣和投資價值,,關注那些讓你賞心悅目的作品,,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價格合適,,那就買下它,。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最起碼,,它能讓你觀賞,得到心靈上的滿足,。同時,,或許在金錢上也會得到可觀的回報。
記住,,真正可以獲得高回報的投資并不是那些曝光率高的項目,,而是一些還沒有被大眾發(fā)現(xiàn)的領域。市場中無效率的那部分往往是最樂觀的投資領域。
(本文作者系美國紅山資本公司
CEO,,美國LC藝廊總監(jiān),,華南師范大學經(jīng)濟金融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