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A股呈現一定的“二八現象”,,滬綜指漲0.52%報2857.18點,,深綜指跌1.14%報1287.37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2.03%,,中小板指跌1.62%,。使滬指上漲的主要功臣為中石油等權重股,,此外,券商,、保險,、地產等個股表現也不錯。
有消息稱,,美國量化寬松可能超過原定的6000億美元,。筆者認為該因素對A股影響短期內或偏空一些,中長又偏多一些,。當美印鈔量更大時,,我們的管理層壓通脹定會更起勁,這自然會壓制A股,。如果看得更長一些,,美此舉會加重人民幣升值壓力,這些會使A股產生些支撐,,尤其資源股,。
本周市場較關注的是13日將公布的11月CPI指標,這必使買盤縮手縮腳,,投資者害怕正巧碰上本周末公布緊縮政策,。從以前情況看,該緊縮政策可能是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也可能是直接加息,,或兩者同時出手,。
如果政策真的如期出手,那么短期內大盤極可能面臨的是最后一跌了,。因此,,如果股指本周殺跌,則投資者應可趁機布局,。從目前態(tài)勢看,,12月CPI漲幅或能受控,而這意味著緊縮政策或許暫時告一段落,。
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使得A股短期內可能出現調整,。首先是許多新興產業(yè)個股、消費類股位置太高,,繼續(xù)調整的幾率也因此較大,。其次是年底結賬因素,歷年此時股指易受壓制,。最后是因新股最近發(fā)行價及上市開盤價有“過度瘋狂”嫌疑,。
新股瘋狂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當為“老股缺少吸引力”,,此時投機者寧愿冒險去炒新,,也不愿去逢低吸納老股。這種集體性的傾向,,或許暗示老股調整未到位,,因此股指還可能承壓。
理論上講,,新股圈錢越多越快,,便越能提高股市這個“池子”的容資、抽資能力,,越有助于抗通脹,。技術上筆者同意這樣的觀點,但筆者認為去做大這樣的池子并不很恰當,。筆者不是反對儲蓄資金進股市,,只是呼吁應“大力保護”這些“幼稚”資金不被盤剝。
當前新股發(fā)行至少在兩方面不像話,,一是發(fā)行價高得不像話,;二是流通比例低得不像話。大家知道,,我們好不容易才解決了股權分置問題,,目前卻縱容某些利益方為一己之利,,不停地制造新的大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