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以資源股為為代表的周期性板塊盡管還在帶領指數迭創(chuàng)新高,,但上漲力度與前一個月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事實上,由于短線獲利豐厚,,參與上述權重板塊的資金分歧明顯加大,最近兩周甚至連續(xù)出現資金凈流出,。不過在國內通脹及外部量化寬松的預期下,,分析人士仍一致看好周期性行業(yè),認為有色,、煤炭等通脹受益品種仍將有“上乘”表現,。
作為10月份推動大盤上漲的主力品種,,金融、有色,、煤炭等權重板塊一度讓我們領略到了“大象起舞”的風采,。在經歷一波大幅上漲后,藍籌股對于資金的吸引力開始下降,。從最近幾日的行情可以看出,,盡管有色、銀行股仍有“零星”表現,,同時推動大盤不斷創(chuàng)出反彈新高,,但上漲持續(xù)性已經顯著下降,市場熱點似乎重新轉移到題材股的炒作上,。不僅如此,,前段時間各路資金瘋搶藍籌股的現象也告一段落。
大智慧超贏數據顯示,,上周主力資金凈流出188億元,,有色、煤炭石油,、銀行成為主力減持的主要品種,,其中僅有色金屬板塊一周凈流出資金就達37.3億元。而主力資金減持藍籌股其實從上上周便已開始,,包括有色,、機械、銀行在內的多個板塊均呈現資金大幅凈流出,。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上述數據不能完全代表實際的減持量,但至少表明這些強勢板塊的資金分歧開始加大,。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從國慶節(jié)前算起,上證綜指至今的累計漲幅已達19%,,而如有色,、煤炭等強勢板塊的同期漲幅自然更高,且在此波上漲中,,上述板塊沒有出現大的回調,,因此短期累計的獲利盤也是水漲船高。
那么,,在藍籌股上出現的資金分歧,到底意味著暫時性調整還是行情的終結呢,?研究機構顯然傾向于前一個答案,。事實上,,在國內通脹及外部量化寬松的預期下,周期性行業(yè)仍被分析人士一致看好,。
“煤炭,、有色最近走勢偏軟一方面是因為前期漲幅太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投資者對美元筑底反彈的擔憂,。但目前支持兩大板塊走強的原因還在:寬松的環(huán)境和通脹預期,。”廣發(fā)證券(000776,股吧)策略分析師余曉宜認為,。
招商證券也持類似觀點,,認為一方面是節(jié)節(jié)攀升的國內通脹壓力,另一方面是美聯儲重啟量化寬松政策帶來泛濫的外部流動性,,在這種背景下,,通脹遲早會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在通脹達到中國可以容忍的上限之前,,通脹能夠給市場帶來投資熱點和機會,,比如資源品、農林牧漁等受益通脹的行業(yè),。
事實上,,多數機構均認為,在過去的幾個月市場圍繞通脹預期的各種投資機會此起彼伏,,而這種格局仍將持續(xù)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