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給投資者提供了絕好的炒作機會,。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選擇股票市場的防通脹板塊,,能夠確保自己的資金跑贏CPI,;而對于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資本大鱷,提前建倉農產品期貨,,甚至冒險囤積農產品現(xiàn)貨,,搶食通脹盛宴。業(yè)內專家認為,,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已脫離供需基本面,,他們建議完善農產品交易的市場體系,增加監(jiān)管的透明度,,防范投機資金興風作浪,,維持農產品總體穩(wěn)定。
農產品牛氣沖天
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現(xiàn)貨市場,,農產品無疑是最近幾個月的明星,。在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大的前提下,,做多農產品期貨被稱為是最保險的投資,。甚至有報道稱,當前資金炒農產品期貨的收益能夠達到40%,,超過了炒房的收益,。
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從8月中旬至今,,6大農產品期貨品種——大豆,、玉米、豆油,、豆粕,、棕櫚油和菜籽油集體上漲,漲幅位于商品期貨市場前列,。此外,棉花期貨近期的漲幅也非常明顯,。中州期貨分析師崔廣健認為,,農產品已為牛市吹響了號角。
農產品期貨價格受國際市場供需影響較大,。今年8月中旬,,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俄羅斯宣布小麥禁止出口,,導致全球市場上小麥期貨價格瘋狂上漲,國內期貨價格也隨之大幅看漲,。美國農業(yè)部公布的10月份月度供需報告顯示大豆供應不足,,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豆類期貨全線漲停,國內大豆,、豆粕,、豆油及玉米等農產品受此刺激也跟隨漲停。
除了輸入性通脹因素外,,國內政策也強化了農產品漲價的預期,。國家發(fā)改委10月11日宣布上調小麥最低收購價,是近6年來上調幅度較大的一次,,僅次于2009年的調價幅度,。北京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楊莉娜認為,上調小麥最低收購價,,給市場釋放了一個水漲船高的信號,。
多路資金轉戰(zhàn)“農場”
而在現(xiàn)貨市場,從“豆你玩”到“蒜你狠”再到“糖高宗”,、“蘋什么”,,一撥又一撥資金瘋狂擠入了農產品現(xiàn)貨炒作的行列。
為何資金對農產品有如此強烈的興趣,?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前提條件下,食品價格上漲造成的通脹預期成為炒農資金絕好的催化劑,。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未來十年內,我國糧食價格呈現(xiàn)明顯上漲的趨勢,。他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2010年,糧食價格基本上翻番,。未來十年,,糧食價格的波動周期將更明顯,頻率也將加快,,價格上漲的品種數量也將多于以往,。
正是基于這種判斷,越來越多的資金大舉建倉農產品,。糧油等農業(yè)產品具有較低的需求彈性,,即使經濟發(fā)展放緩,其全球需求總量也不會受到明顯影響,。正是因為農產品的這種特性,,在全球流動性寬松的整體環(huán)境下,,各路資金均將農產品當作了“價值洼地”的首選對象。
城市農貿中心聯(lián)合會副會長王兢表示,,農產品市場的資金情況與股市,、樓市漲跌呈現(xiàn)了非常緊密的聯(lián)動關系。2009年下半年,,開始有資金大舉進入農產品,,尤其今年上半年,樓市調控政策導致很多資金逃出樓市進入農產品流通市場,。
有報道稱,,當前浙江部分炒樓資金受到限購令影響,已從樓市撤出,,轉向農產品期貨和現(xiàn)貨市場,,農產品期貨的持倉量持續(xù)增加。這些流動性過剩的資金是導致近期農產品價格持續(xù)上漲的原因之一,。
加強投機資金監(jiān)管
國家糧食局一位人士指出,,當前糧價上漲絕非糧食供需基本面緊張這么簡單,資金對農產品的炒作,,已經背離了供需和價格之間的規(guī)律,。利用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從股市,、樓市游離出的流動性,,對農產品進行炒作,是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僅僅從供需的基本面方面,,并不能支撐農產品價格如此離奇地、持續(xù)地高漲,。全球糧農署發(fā)布報告稱,,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國際市場糧食供求總體平衡,,不具備大幅漲價的基礎,。國家發(fā)改委等部門也表示,今年秋糧豐產已成定局,。
實際上,,炒農投機者們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在現(xiàn)貨市場,,發(fā)改委,、國家糧食局等聯(lián)手打擊農產品囤積炒作行為的行動力度不斷加大,對涉嫌農產品囤積炒作的行為進行較重的罰款,。
對于小麥,、玉米等大宗農產品,我國已經建立了糧儲制度,,防止大宗糧食產品被爆炒,。一般情況下,囤積大宗糧食本身利潤并不高,,而且大宗糧食產地分散,,一般中間商很難有中儲糧那樣的實力,同時國家還有儲備糧進行市場投放,,很難掀起“炒綠豆”那樣的行情,,使得大宗糧食產品的投機空間并不大;但對于小宗農產品,,卻沒有建立起相關的監(jiān)管措施,。
三農問題研究學者李昌平認為,我國的農產品流通體制存在嚴重缺陷,,這一點在小宗農產品市場上尤其明顯,。中間商可以輕而易舉隔開生產者和消費者,獨占定價權,,而生產者和消費者不能直接見面,,對價格無任何發(fā)言權,成為市場的弱勢群體,。這極容易導致市場價格在貿易流通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扭曲,,也容易為各路資金豪賭農產品提供“保護傘”。只有改變農產品交易的市場體系,,增加監(jiān)管的透明度,,降低投機獲利的可能性,才能徹底堵住游資炒作農產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