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物收藏家王金昌先生收藏的《圓明園舊跡圖》中展示的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新華社發(fā) |
對于現(xiàn)代中國人來說,圓明園既是一段能夠觸摸的歷史傷疤,,也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傳說。每一個面對殘垣斷壁憑吊的人,,都會有個疑問縈繞于心:這個至今仍令人震撼的園林,到底昔日擁有怎樣驚人的美麗,?2010年10月,,正值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150周年,。近日,一位法國人150前撰寫的近萬字的圓明園游記悄然面世,,為人們掀開了歷史畫卷的一角,。
文物收藏家無意中發(fā)現(xiàn)圓明園游記
不久前,,文物收藏家王金昌獲藏一本1864年法國出版的法文版《環(huán)游世界》,,其中一篇《乾隆皇帝的避暑宮殿——圓明園游記》的文章引起他的關(guān)注,。文章寫于1862年,,圖文并茂,精彩詳盡,。經(jīng)過研究,,王金昌發(fā)現(xiàn),,作者M.G.保蒂埃(M.G.Pauthier)是法國人,著名的漢學家,,他出版的諸多有關(guān)漢文化的書籍在漢學研究領(lǐng)域起著重要的作用。他曾經(jīng)將漢字和楔形文字進行比較,,提出了中國文明和巴比倫文明有親緣關(guān)系的說法,。
《乾隆皇帝的避暑宮殿——圓明園游記》雖發(fā)表于1862年,,但作者對輝煌時期的圓明園有過目睹,對1860年圓明園被毀前的勝景有詳細記載,。1860年10月,,圓明園遭英法聯(lián)軍的搶劫和火燒之后,,保蒂埃特地重返故地,,面對凋零殘景駐足良久,痛心疾首,,悲憤難平,。回到法國后,,他翻閱收藏的刻印于乾隆年代的精美銅版畫,,回憶并寫下了上述圓明園游記,。
被王金昌翻譯成中文的游記共約1萬字,,分五部分,,詳細記載了圓明園的旖旎風光和巧奪天工的園林技藝,文內(nèi)充滿具體可感的細節(jié)以及作者真實的感受,。內(nèi)容包括對圓明園歷史沿革,、園林景觀、宮廷生活,、房屋建筑以及藏書閣的描述,。
王金昌說,由于作者特殊的學者背景,,使得他一方面像畫家一般生動詳細地描摹了圓明園美不勝收的景致,,另一方面,通過研究,、詢問和對比,,將圓明園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所體現(xiàn)的中國卓越的建筑能力和深厚文化進行了點評與解讀,,因此,,這篇游記超越了一般游客走馬觀花式的記錄,而蘊涵了非常重要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這是地球上真正的宮殿”
顯然,,圓明園美不勝收的建筑和風景當時在全世界十分罕見,這令保蒂�,!粋熟悉凡爾賽宮和盧浮宮這樣人類建筑精華的法國人,,也不斷地發(fā)出由衷的驚嘆。他如此贊美:“所有的山和丘陵都覆蓋著樹木花草,,這在這里很常見,。這是地球上真正的宮殿�,!�
該如何向世人描述圓明園的人間仙境呢?保蒂埃不禁感到筆力不逮:“宮殿里有上百件房子,,房屋有四個面,,每一面都非常漂亮,,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房外的風景也很美�,!�
作為一個行家,,他深深地被中國人精湛的園林營造技藝所折服:“每個山谷都有其獨特的工藝價值,。之所以小,是因為考慮到整個園林的大小以及最合適的布局,。但它雖小,,卻比我們歐洲最大的奧熱爾園林及其隨從的所有園林還有價值,�,!�
幾年前,,王金昌曾從古玩市場發(fā)現(xiàn)并收藏了一本《圓明園舊跡圖》,,當時轟動一時,。全集共有照片170余幅,,為1860年英法帝國掠奪焚毀圓明園前后的照片,。人們根據(jù)這些罕見的珍貴黑白照片,,真切了解了圓明園的歷史滄桑。
王金昌說,,由于技術(sh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關(guān)于圓明園被毀前的資料,,國內(nèi)目前留存很少,。因此,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圓明園的真正面目一直是比較模糊和抽象的,,更多的是靠想象。因此,,相關(guān)的圖片、書籍等實物就顯得尤為珍貴“它們是我們民族記憶的依據(jù)和憑證�,!�
收錄圓明園游記的書籍《環(huán)游世界》分上下兩冊,,書頁很厚,,共有四五公斤重,,厚厚的書脊是湛藍色,,封面為耀眼的金黃色,,裝幀十分華美,。王金昌說,,在盛行旅游的歐洲,這樣一本旅游介紹性的書籍當時是很流行的,因此,,顯然,很多外國人也肯定通過圓明園游記,,知道了地球上那個曾經(jīng)存在過的美麗宮殿,。
是中華民族的悲劇也是全人類的悲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法國人寫的圓明園游記,,提及了鮮有記載的皇帝的藏書閣,。
“這個藏書閣有三個盧浮宮的大小,,所有圖書自上而下排列整齊,,方式科學,,為防止蒙灰,,書籍都用絲綢覆蓋,。這里收集著各種書籍的最好版本,,有的稀有書籍只有這里才能找到,,這些書共有稀有書籍128冊,,藏于皇家翰林書院,。描述這一藏書閣的作品已經(jīng)上升到10500本,。但其中最大的圖書是《古今圖書集成》(古代和現(xiàn)代的百科全書),在康熙年間(1662-1724)出版,,共有5000冊,。有人說,還有30冊衍生本�,!�
作者悲憤地寫道“但遺憾的是,,自1860年圓明園被燒以后,,沒有一樣東西留下,乾隆皇帝的藏書閣和其他偉大的建筑一樣,,毀于一旦,,真是巨大的損失。我們真的希望有法國的高級官員能在圓明園被燒前來這里看一看,,親眼目睹藏書閣的壯觀,�,!�
保蒂埃的憤怒與悲涼代表了當時每一個有文化良知的人在聽到圓明園被毀時的心情,。
在圓明園被毀一周年的1861年,,法國文豪雨果寫出《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信中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薄坝幸惶�,,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斑@曾是某種令人驚駭?shù)牟恢慕茏�,,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如同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顯出亞洲文明的剪影,。這個奇跡已經(jīng)消失了,。”雨果的信,,讓后人了解了當年一個正直的外國人對侵略者的憤慨和譴責,。
根據(jù)王金昌此次的收藏,,在圓明園被毀的第二年,,也就是在雨果寫那封著名的信件之后,1862年,,保蒂埃在圓明園游記中寫道“圓明園是世界文明的體現(xiàn),,可它卻在點燃的火焰中消失了,。”他疾呼:“火燒圓明園的行為是絕對的襲擊方式,,是野蠻的,。所有帝國都不應該再做出類似的愚事�,!�
王金昌說,,這些實物、文字,,不僅確切記錄了我們曾經(jīng)擁有的燦爛偉大的文明,,也真實地印證了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野蠻暴行。圓明園的悲劇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