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羅畢酒店大堂 |
來到內羅畢,光看建筑,,根本不相信這是在非洲,,不相信是肯尼亞首都,還以為是某個發(fā)達國家的都市,。因此,這個東非最繁榮的城市又被人們賦予“東非小巴黎”的稱號,。
酒店故事
內羅畢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大城市之一,,19世紀的地圖上還找不到它的蹤影,。1899年,蒙巴薩至烏干達的“瘋狂鐵路”建成后,,內羅畢迅速成為冒險家和狩獵者的樂園,。那時的內羅畢塵土飛揚,根本找不到一個好的旅館可以休息,,洗去塵埃,。直到1904年Hotel
Norfolk開業(yè),開始有一些有錢人以及有野心和遠見的人聚集到這里,。1905年,,鑒于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英國殖民當局才把當時的“東非保護地”首府從蒙巴薩遷到這里,。100年間,,肯尼亞獲得獨立和自由,內羅畢也從當年的鐵皮小屋和帳篷車站,,發(fā)展成今天這座頗具規(guī)模的國際化大都市,。
就像許多歐洲老酒店一樣,從外表看,,Hotel
Norfolk沒有現代五星級酒店的繁華高樓,,只有兩層樓高,房間也顯得比較小,,但有一座綠樹濃蔭的后院,。酒店本身,亦有說不完的內羅畢故事,。1906年英國Connaught公爵夫婦和Patricia公主來訪,,1907年的丘吉爾,1909年的羅斯�,!谌魏尉频�,,這無疑都是值得自豪的事。其后,,酒店幾經轉手,,最新的主人是加拿大奢華酒店集團FAIRMONT,他們旗下的酒店幾乎個個都充滿了故事,,一個酒店幾乎都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歷史的見證,。
隔著一條街,Hotel
Norfolk和綠樹成蔭的內羅畢大學相望,。內羅畢大學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東非大學,,也是肯尼亞第一所國立大學。令人驚喜的是,大學里居然還有一所孔子學院,,這也是非洲第一家,。
東非巴黎
6月的一個下午,我站在內羅畢城市廣場,,面對著肯尼亞國父,、開國總統(tǒng)肯雅塔(Kenyatta)5米多高的青銅塑像。
以肯雅塔大街為界,,會議中心一側是政府辦公大樓,,另一側是商業(yè)街,現代建筑林立,,商人云集,,綠蔭濃郁。來到內羅畢,,光看建筑,,根本不相信這是在非洲,不相信是肯尼亞首都,,還以為是某個發(fā)達國家的都市,。因此,這個東非最繁榮的城市又被人們賦予“東非小巴黎”的稱號,。
城市廣場可以說是內羅畢的心臟,。四周云集有肯雅塔陵、議會大廈,、高級法院,、主教堂、市政廳及27層高的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這里見證了太多肯尼亞乃至東非歷史發(fā)展的風風雨雨,。有工作人員在城市廣場上忙碌著布置白色帳篷,看來,,這里又將有一場重要會議上演,。
登上會議中心,內羅畢一覽無余,。腳下是政府和商業(yè)街,,往西的富人區(qū)是殖民時代白人聚居區(qū),綠蔭濃郁,;而東區(qū)則是密密麻麻的棚戶區(qū),,反差很大;東南方向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工業(yè)區(qū),,類似于中國的開發(fā)區(qū),,吸引了許多外商投資,。
“繁華地區(qū)自然是危險地帶。就連肯塔雅兩側樓房都時常發(fā)生搶劫,�,!薄敖^對不能邁進內羅畢市內的公園,只要沒有明確的目的,。即使在白天也不要進去�,!薄扒胁豢蓡为毿袆�,,千萬別忘記時刻都有可能有人打劫�,!庇袃杀緯充N導游書連篇累牘,、不厭其煩地告誡游客。而即使是我們熟悉當地的向導,,也只敢在最安全的下午4點,、把我們安放在這個城市最安全的廣場。
雖然沒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在內羅畢獨自闖蕩一番,,但其實我們一路上碰到的內羅畢人都熱情、友善,、禮貌,,迎面走來,必用當地土著的斯瓦希里語問候一句:“JUMBO(您好),!”
綠色英雄
在當地斯瓦希里語里,,內羅畢的意思是“冰涼之水”,從城市涼爽的氣候(年均氣溫17.7攝氏度)看來,,并不難理解,。雖然離赤道僅有150公里,但由于這里海拔1676米(和昆明差不多),,內羅畢是個高原城市,,它的宜人氣候也得益于此。
一場夜雨將這座“陽光下的綠城”清洗得格外潔凈,。清晨,,云開霧散,風清氣爽,。
內羅畢的綠化出乎我們意料,。漫步城市,到處都有美麗的花草植被,,很多花草是在國內看不到的,。更奇特的是這里無樹不開花,無論高矮,無論春夏秋冬,,千樹萬樹總是花團錦簇,。氣候宜人的內羅畢被聯(lián)合國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聯(lián)合國將環(huán)境署和人居署總部設在內羅畢的原因之一,。作為聯(lián)合國唯一設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辦事處級別的機構,,與日內瓦、維也納辦事處等紐約總部以外的大型駐地機構平行,,聯(lián)合國內羅畢辦事處確實值得肯尼亞人自豪,。
作為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執(zhí)行主任,今年已是阿齊姆-施泰納在內羅畢工作的第四年,,而且他剛剛于今年4月23日被聯(lián)合國大會重選擔任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執(zhí)行主任,,開始了又一個4年的任期。對于施泰納來說,,這是對他之前四年第一任期間環(huán)境署所取得成就的最大認可,。
在施泰納眼里,“內羅畢污染嚴重,,交通堵塞,,河流污染,垃圾不分類收集,�,!�
幫助內羅畢改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是施泰納的責任,,他希望內羅畢能成為全球對抗環(huán)境污染的起點,。如今,內羅畢政府已經發(fā)起了一個項目,,整治內羅畢的三條河流,。
內羅畢還有一個綠色英雄,那就是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肯尼亞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馬塔伊女士,。她1977年啟動“綠帶運動”,30多年里動員貧窮的婦女種植了近3000萬棵樹,,在保護生態(tài)的同時為上萬人提供了就業(yè)機會,。
我至今還記得馬塔伊女士那句簡單而有力的話,“當我植樹時,,我就播下了和平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