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
35幅藏傳佛教題材的木刻浮雕唐卡近日在西藏拉薩羅布林卡展出,,這是唐卡藝術首次以木刻浮雕的形式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記者在羅布林卡的夏典拉康內看到,一幅幅木刻浮雕唐卡懸掛在佛教殿堂中,,兩者相得益彰,。由于展覽正值拉薩雪頓節(jié)期間,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參觀者細細端詳著每一幅立體唐卡,,驚嘆做工的精細。 “木刻浮雕唐卡”又稱“立體唐卡”,,據西藏文物總店負責人介紹,,這種立體唐卡不僅融合了傳統(tǒng)的藏漢佛教文化,還融合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藏漢工藝技法,,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藏漢文化交流的創(chuàng)新性,。于雪頓節(jié)期間在羅布林卡展出這些精品,也是希望更多人能夠欣賞,、了解這種文化,。 據了解,“西藏木刻浮雕唐卡精品展”展出的這些唐卡以嘎赤,、勉唐派唐卡作為風格基調,,以東陽木雕作為技法基礎,精選德格印經院刊刻版畫為范本,,參以故宮,、布達拉宮等珍藏的傳世唐卡和青海熱貢當代唐卡,嚴格遵守唐卡度量比例,,選取烏木,、黃楊、紅檀,、金絲柚,、紅豆杉等多種名貴木材制作,推陳出新,,實現(xiàn)了平面唐卡的立體化表述,。 來自臺灣的游客林女士說:“這些作品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以前看到的唐卡都是刺繡或者畫出來的卷軸畫,,像這樣木雕的質感很不一樣,,很立體,。” 對唐卡藝術頗有研究的拉薩市民加央說:“我是第一次接觸到木刻唐卡這種形式,,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感到很震撼,,這個木雕的工藝非常精美,整個作品造型,、結構都表達得非常準確,,非常美�,!� 據木刻浮雕唐卡
傳 承 人 童 悟
介紹,,根據唐卡造型的復雜程度,這樣的一幅木刻浮雕唐卡需要花費數月以至一年的時間制作,,在整個制作過程中雕刻者需要深厚的繪畫功底,、寫實的雕塑能力,、靈活多變的雕刻手法整體制作,,只能施以體量減法,不得有絲毫差錯,。 對于這些創(chuàng)新的木刻浮雕唐卡今后的歸屬地,,童悟表示要先與相關的博物館尤其是寺廟聯(lián)系。至于個人收藏,,因為這是一種精細的手工藝術品,,不能夠上量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