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方青白玉"信天主人"印璽將與廣大藏家見面,,由于其尺寸為同類中最大而格外引人注目,。今年春拍中,,臺灣前國泰信托董事長蔡辰男舊藏的器物,,乾隆青玉螭龍玉璽由藏家以新臺幣4.8250億元
(約合1.018億元人民幣)價格成交,,這枚玉璽掀起了清宮珍玩市場的新一輪行情,。

“億元成交”的乾隆玉璽
許多藏家對藝術(shù)品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出天價非常好奇,。其實,,有時只要稍微分析一下拍品本身,,我們就可以看到天價背后總是有著一定的道理,而這對于投資者日常投資也是非常有益處的,。像乾隆青玉螭龍玉璽不僅被記錄在《乾隆寶藪》中,,更為重要的是在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宮廷畫家艾啟蒙繪制的《八駿馬之曦馭黃》圖軸的右上角發(fā)現(xiàn)了其使用的痕跡。在今年6月底的拍賣中,,被臺灣寒舍集團董事長王定乾競得,。寒舍集團在收藏界字號響亮,曾經(jīng)從國外拍得圓明園的申猴,、寅虎等幾只獸首,。但他此次是替山西資深藏家趙星買下的。趙星,,五臺縣人,,其父曾擔(dān)任過山西省圖書館的館長,也是山西著名的書法家,。上世紀90年代,,趙星開始接觸國際藝術(shù)品拍賣,是山西走入國際拍賣場的第一批藏家,。他最早收畫和瓷器,,后來延伸到宮廷御用的鐘表、印章之類,。近些年屢創(chuàng)高價的中國古董拍賣紀錄有好幾項是他創(chuàng)造的,。 除了要找到著錄之外,,藝術(shù)品曾經(jīng)被誰收藏過也非常重要。在今年的春拍中,,清康熙犀角萊菔尊以140萬港元起拍,,經(jīng)過近50口叫價,最終成交價高達3990萬港元,,創(chuàng)下了犀角拍品的最高紀錄,。此拍品線條修長,豐肩斂腹,,犀角料呈潤澤的蜜色,,間以茶色條紋,觀之含蓄悅目,。但更為重要的是這件犀角器是1940年美國藏家Kenneth
Mroczenski購自山中商會,,后由美國藏家Gary
Mack收藏�,?v觀近年來的拍賣市場,,曾經(jīng)由山中商會經(jīng)手的古董往往能夠拍出天價。在2009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清乾隆皇帝御制的"水波云龍"寶座以超過8500萬港元成交,,創(chuàng)下中國家具拍賣紀錄。這件寶座在近十年全球拍賣中應(yīng)該是最好的一件,,長140.5厘米,,尺寸適中,滿飾龍紋,,刀法嫻熟,,加之此寶座在1935年日本山中商會展出過,而當(dāng)時山中商會幾乎買凈了原恭王府的古董,,由此推論,,此寶座極有可能是恭王府舊物。 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高價往往困擾著投資者,。2006年中國嘉德春拍中,一件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估價500萬至700萬元,,成交價達到了5280萬元,。此瓶腹部八面開光微微外凸,以海天一色的晴天碧海為背景繪"八仙過海"圖,;瓶內(nèi)里及瓶底施均勻的松石綠釉,,瓶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礬紅篆書款。之所以能夠拍出天價,,因為在上海博物館的瓷器館中,,有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而在《上海博物館藏品精華》也有所介紹,這是吸引藏家最主要的原因,。 作為藝術(shù)品投資者來說,,不能簡單看到拍賣市場上的價格,更要看到為什么藏家會追捧拍品,。只有這樣,,才能使投資有的放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