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書局出版、陳續(xù)東著作的《中文必讀》,,被稱為是《古文觀止》換代升級版,,其搶先限量發(fā)行的“毛邊本”則讓這種貴族的閱讀方式走入普通讀者之中。在現(xiàn)代忙碌的社會中,,尋找一片清靜地,,手拿《中文必讀》毛邊本,輕裁新書之頁,,不僅讓你體味到閱讀之獨特魅力,,更會讓你感受到一種有別于機器切割的特殊感受。 在此之前,,似乎“毛邊本”已經(jīng)遠離我們視線很久很久,。事實上,我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流行一陣“毛邊書”,,所謂的毛邊書就是“三邊任其本然,,不施切削�,!濒斞�,、周作人、郭沫若甚至毛澤東等人都用毛邊形式出過書,,這些名家的著作,,往往在印刷裝訂時,會特別流出若干冊不切,,讀者閱讀時自行將書頁裁開,,頁邊毛絨粗糙,以此保留書籍最自然樸素的一面,,故曰毛邊,。在倡導“毛邊本”方面,我國最早也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家是魯迅,。古人云:“君子不黨,。”魯迅自封“毛邊黨”,,可見他對毛邊本的忠誠不二,。后來的毛邊本愛好者,也大都以“毛邊黨”自居,,甚至有愛書家寫過《告別毛邊黨》這樣的妙文,。魯迅的《域外小說集》一、二集初版本(1909年3月,、7月東京神田印刷所印行)便是采用毛邊本,,《二心集》印行時未得他的同意切成了光邊,為此,,他很不滿意,。后來魯迅編的雜志《莽原》、《奔流》,、《語絲》等都是采用毛邊這種裝訂形式,。
其實毛邊本起源于歐洲,經(jīng)濟發(fā)達同時有著深厚書籍版本傳統(tǒng)的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對毛邊本可謂情有獨鐘,,邊裁邊讀正是契合著有閑階級的沙龍文化。 大概正是因為“毛邊本”總給人一種貴族讀書游戲的感覺,,加上印數(shù)有限,,題材也局限在小眾審美之中的諸多緣故,在最近兩年,,“毛邊本”的收藏之風日起,。缺者為貴,,在某古舊書刊拍賣會上,毛邊書價錢貴得驚人,,《北美印象記》(1929年上海金尾書店版)毛邊本,,990元成交;魯迅編《唐宋傳奇集》(1934年上海聯(lián)華書店版),,毛邊本,,990元成交;阿英《義塚》,,1930年版毛邊本,,880元;臧克家《烙印》,,1933年版,,毛邊本,770元成交,�,?芍^驚羨旁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讀書是把玩一種韻味,,是書和人,感和悟之間的交融,,是穿梭古今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而“毛邊本”則讀書的韻味更加放大,更具味道,�,;蛟S正如著名文學理論家唐弢所形容的那般:“毛邊本”有一種參差的美,錯綜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