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商業(yè)模式新生代》剛出版中文的時候,,我愛不釋手,,寫下了《模式非通則,,模式亦通則》的書評,,在那里面,,我提到了可以利用這本書提到的“畫布”方法為自己做個人規(guī)劃,。而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包括到現在,,相當多的人對這本書提到的方法僅僅定位在商業(yè)規(guī)劃里面,而且對這個商業(yè)規(guī)劃也保持一些懷疑,。
時至半年,,《商業(yè)模式新生代》的姊妹篇《個人篇》出來了,這里也感謝華章公司能第一時間引進、翻譯并出版,,我也能很快的拿到此書,。
在這個人篇出來的半年期間,我本人一直在嘗試利用《商業(yè)模式新生代》提出的畫布方法為自己制定個人規(guī)劃,,可以說讓我對自己的改變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就像我原來在這本書的書評里面寫到的,這是一個漁筐,,讓你重新對你所追求的事物(商業(yè)/個人)有一個根本的全新認識,。為自己的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向給予了規(guī)劃和指導。
而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我無法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對9個模塊本身的內容標記上存在困惑:將自己的關鍵業(yè)務,、價值主張與核心資源無法進行很好的區(qū)分,、對收入回報的無法相對精確地量化、對客戶群體的定位分類很模糊,、對重要合作上無法拓展……
其次,,我對9個模塊之間的轉化與聯(lián)系感到無從下手,雖然《商業(yè)模式新生代》里面提供了一些案例,,解釋渠道通路和價值服務的循環(huán)流動,,對客戶群體與重要合作的轉化提供了一些方法,可是由于畢竟商業(yè)與個人存在區(qū)別,,導致我對個人規(guī)劃的制作出現了不好解決的問題,。
最后,我對畫布的拆分與合并不夠熟練,,《商業(yè)模式新生代》里面介紹了如何將不同的畫布進行合并,,對同一個畫布進行拆分。具體到個人規(guī)劃里面,,就是怎么對不同的人生目標進行畫布展現,,同時能夠靈活地合并與分拆,在這上面,,我的確做得不好,,不是目標過于分散導致心力疲憊,就是目標過于集中導致無從下手,。
解決這些問題是困難的,,因為能夠幫助你的人根本沒有,更不要說大部分人對這本書的理解很局限,,甚至否定,。如果這時候不是《個人篇》的及時推出,,可能我還要在這個問題上困住很長一段時間。
書中有大量的現實案例,,里面都是各行各業(yè)的畫布實踐者在各自的路上的收獲心得,。可能很多人會感覺里面提到的問題解決盎然無味,,可是作為實踐者之一的我,,我能感同身受地理解那里面存在著多大的困哪。這就好比看著問題去思考答案,,和同時看完問題與答案是完全兩回事,。
其中,相當多的案例讓我豁然開朗,。比如里面提到一位翻譯,,她并不滿意上司對于她的工作認可,她覺得自己付出很多,,可是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她也為自己進行了充電學習可是效果很差。而在經過畫布分析以后,,她發(fā)現她在渠道溝通上做的不好,,讓老板認為自己的關鍵業(yè)務只是純翻譯,另一方面她對自己的核心資源與關鍵業(yè)務也沒有客觀認識與精確定義,。這樣導致她僅僅只是一個翻譯,,如此而來就只會是現在這樣。
在她知道自己這些問題以后,,她首先擴展自己的關鍵業(yè)務,,不只是個翻譯,,而且還是策劃,、編輯;然后她在成本結構里面增加了為策劃與編輯的付出成本,;之后她在渠道溝通和重要合作尋找策劃與編輯的機會,。通過這三步,她很快就解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
這樣的類似案例還有很多很多,,而我這一次更能體會到,帶著自己的問題去看這些案例,,尤其是思索半天不得已的時候去看,;與泛泛地看案例是多么的不同。這也是為什么MBA這樣的崗位一定要需要一定時間的工作經驗的主要原因吧,。
對于這本書,,我依然很喜歡,但是這一次我就不像去展開太多去闡述里面的東西,因為這本姊妹篇和《商業(yè)模式新生代》一樣,,都只是一個幫助你去認識自己,,改進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工具,。也就是一種建構,,既然是建構,那么自然是辭不達意的,,也無需文字去闡述,。
對于個人規(guī)劃存在迷茫的朋友,推薦看看這本書,,最好是和《商業(yè)模式新生代》兩本書一起看,。
最后,我想對這么一些人的看法做一些自己的思考,。這些人覺得人生是充滿隨機性的,,商業(yè)模式的框架都是結果,而不是過程,。發(fā)展也是反反復復的過程,,不存在精確性,而且還有水土不服的可能……
我的經歷也是反反復復的過程,,四年了三個城市,、三個部門、三個職位,。每一次看上去都是那么機緣巧合,、或者是迫不得已。在別人眼里更是這樣,,可是我也知道,,每一次的改變是不可能離開自己平時的積累。實踐肯定存在偶然性,,但是也存在必然性,。這其實是或然性使然,。每一次的改變,,都會迫使我去做反思與積累,我并不會指望我手中的模型工具能照顧我一輩子,,但是他們的的確確可以幫助我去看到更多的自己,。四年下來,我是越來越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越來越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簡單的去說,就是個沉靜思考與反復去做的過程,。這不是說說而已,,冷嘲熱諷、玩世不恭很簡單,,當然也很沒出息,。
而在努力實現個人發(fā)展的同時,不要忘了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才是核心,。從更深層的意義上來說,,精神蘇姚并不在于你我,而在于能否有效地為他人服務,。
人生,,就是個實現自我的過程,不是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