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來,,又靜悄悄走
生存艱難倒閉知多少
“現(xiàn)在的中國大城市,,三步之內必有銀行的網點,,可是轉大半條街,,你也別想找到一家書店,。直觀的感覺就是城里的書店越來越少,�,!睂I(yè)圖書網站百道網CEO程三國說,,這些年不斷有朋友對他說想開一家書店,“我不反對,,但我會告訴他們,,開店很容易,活下來很難,�,!�
近年來,中小型實體書店的倒閉已經漸成風潮,。僅僅2010年,,廣州便有三聯(lián)書店、“學而優(yōu)”暨南大學西門店,、龍之媒書店等三家知名書店宣布結束營業(yè),;而2010年初,北京第三極書局倒閉更是震動業(yè)內,,這家號稱“全球最大全品種書店”開業(yè)僅三年就被8000萬元巨虧壓垮了,;更早之前的上海思考樂書局、明君書店、席殊書屋乃至外資的貝塔斯曼最終都黯然關門,。這些知名書店畢竟還能引起媒體關注,,更多默默無聞的小書店“靜悄悄地來,又靜悄悄地走,�,!睋腥A全國工商聯(lián)合會書業(yè)商會調查,在過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營書店倒閉,,而倒閉趨勢還在加劇。
“基層書店的經營情況確實不樂觀,�,!敝袊蟀倏迫珪霭嫔缈偩庉嬹R汝軍最近到上海、杭州,、廈門等地調研,,所見所聞令他憂心�,!按蟪鞘械拇髸沁比較好,,但是很多書店的一層也已經租出去了,圖書被擠到了二層以上,。小書店越來越少,,在街上基本看不到小書店�,!币恍┦〉男氯A書店位于市內黃金地段,,把房子租出去的租金比賣書的利潤高多了,于是書店賣起了電腦,、家電甚至藥品,。“黃金地段,,要有黃金收益,,”一位國有大書城的負責人對馬汝軍說。
馬汝軍的老家是山東沂蒙山區(qū)的一座縣城,,原本縣里還有三家電影院和兩家書店,,現(xiàn)在電影院已經全部關門轉行了,書店也只剩下一家,,這唯一的一家也不全賣書,,還兼營眼鏡和文具,�,!敖值馈⑸鐓^(qū)、鄉(xiāng)鎮(zhèn)的小書店紛紛關閉,,這種現(xiàn)象類似于電影院線的現(xiàn)狀,,以前鄉(xiāng)鎮(zhèn)都有看電影的禮堂,現(xiàn)在到縣城找個影院都難,,所以又提出重建院線,。我看書店也會是這樣�,!瘪R汝軍說,。
“我們的調查顯示,實體書店的數量的確在下降,�,!敝苷侵醒胴斀洿髮W文化與傳媒學院文化產業(yè)系副主任,2010年10月,,受北京市發(fā)改委委托,,組織課題組調查北京市的文化設施現(xiàn)狀,為制定北京市“十二五”規(guī)劃提供依據,。在這份報告中,,記者看到:2008年北京市出版物發(fā)行網點為7278個,2009年這一數字為7184個,,環(huán)比下降了1.29%,。根據北京市發(fā)行集團提供的統(tǒng)計數字,目前北發(fā)集團下屬的新華書店已經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0多家下降至69家,。
據課題組調研,,目前北京市實體書店的總數在1800家左右�,!斑@個數字在全國是最多的,,但是,如果按照世界城市的標準,,就遠遠不夠了,。”周正兵說,。
到2009年底,,倫敦擁有書店2904家,紐約擁有書店7298家,,東京擁有書店4715家,,巴黎擁有書店6662家,都遠遠高于北京,。從相對指標來看,,倫敦,、紐約、東京,、巴黎每萬人擁有的書店數分別是3.87,、8.88、3.75,、5.84,,而北京每萬人擁有書店數是1.06;倫敦,、紐約,、東京、巴黎每平方公里擁有的書店數分別為1.08,、9.30,、2.16、0.55,,而北京每平方公里擁有的書店數僅為0.11,。課題組給出的建議是,“在建設世界城市的過程中,,北京市有必要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實體書店體系,。”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身處夾縫利潤幾何
前有國有書店的擴張,后有網絡書店的高折扣營銷,,再加上近幾年房租價格飛速飆升,,獨立的中小書店的生存處境可謂雪上加霜。
“像新華書店這樣的國有書店自有房產,,不要支付房租,;網絡書店也不用交房租,民營小書店就沒有這樣的優(yōu)勢了,,經營壓力非常大,。”周正兵說,,目前北京實體書店的平均進貨折扣是64%,,剩下的36%是毛利潤。在這其中,,人力成本占去14%,,上漲的房租占去15%。最終刨去水電費,、管理費,、稅收等,,書店的利潤所剩無幾,虧損成為常態(tài),。“所以現(xiàn)在倒閉的主要是民營小書店,�,!�
讓很多民營書店深感不平的是它們和國有書店、網絡書店的競爭完全是不公平的,。比如,,國有書店增值稅可以先征后返,而民營書店得不到同樣的對待,;國有書店可以從鼓勵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中得到財政和投資上的種種支持,,這也是民營書店得不到的。
廣州學而優(yōu)書店負責人陳定方說:“我們交的是13%的增值稅,,我稱為雁過拔毛稅,。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你企業(yè)有沒有利潤,,它先把進銷差的13%拿走了,,這拿走的13%還要另交教育附加費、防洪費等等,,這樣算下來,,實際上已經差不多拿走了差價的15%。企業(yè)最后如果是虧損的,,不再交所得稅,,若有利潤,再交25%的所得稅,�,!薄 �
杭州曉風書屋的老板姜愛軍曾說:開書店就要做好“燒錢”的準備�,!艾F(xiàn)在租金太高,,說句玩笑話,如果你要開書店,,就開自己家里,。許多開發(fā)商請我去開店,不要租金我都拒絕了,,因為店面維護,、庫存、營業(yè)員工資,,這些都是要錢的,。100萬元很快就燒完了,。房租15萬元,裝修和硬件10萬元,,40萬元固定庫存,,剩下的35萬元用于采購新書、折舊,、水電等其他支出,。一本書8折就沒什么利潤可言了,但是網絡書店的折扣力度把店家推入了賣與不賣的兩難選擇,�,!�
2010年年底,京東商城高調殺進圖書銷售領域,,與老牌網絡書店當當網,、卓越網大打價格戰(zhàn)。面對最低4折的書價,,眾多實體書店除了搖頭嘆氣,,幾乎無可奈何。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說,,網絡書店進貨量特別大,,出版社給的折扣低,所以它打得起,,但政府可以考慮通過制度安排來避免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這種不公平競爭的現(xiàn)象,。他介紹說,美國書業(yè)是自由定價制,,書店可以隨便打折來銷售,,但有配套的《勞賓斯法案》,規(guī)定出版商給書店的折扣要統(tǒng)一,,保證小書店和大書店拿到的是同樣的折扣,,以保證二者能公平競爭。
網絡書店能代替實體書店嗎,?
大書城能取代小書店嗎,?
面對網絡書店的強力崛起和數字化閱讀浪潮的到來,傳統(tǒng)的實體書店會不會就此消失,?實體書店應該取消嗎,?
與許多書店經營者的悲觀不同,讀者對實體書店依然有強烈需求,。據周正兵的課題組調查,,58%的北京市民有過網絡購書的經歷,但其中有98%的市民認為網絡書店不能代替實體書店,。北京市民對實體書店的滿意率高達80%,。
“書店不僅僅是個單純賣書的地方,,它還具有閱讀導向、信息收集,、塑造城市形象,、形成文化氛圍等不同的功能,因此不能僅僅以經濟效益來衡量書店的價值,�,!敝苷f。
“僅僅把書店看成是一門生意,,把賣書和賣衣服,、賣家電等量齊觀,,那結果可想而知,,肯定是沒有書店了�,!蹦ヨF圖書公司的負責人沈浩波認為,,除了商業(yè)屬性,書店還有文化屬性,,理應得到國家的扶持,。
盡管困難,但是一些對書店有深厚感情,、對文化生活有自己理想的人仍在堅持,。2005年成立的單向街書店,最初是楊文軒等幾位股東發(fā)起的,�,!皬囊婚_始,我們就沒想開書店賺錢,,”楊文軒說,,“大家就是想有個地方談談天、喝喝茶,�,!比ツ暧捎趫A明園店的租金提高,單向街被迫搬到了朝陽區(qū)的一座商業(yè)機構內,。楊文軒說,,這些年賣書一直是賠錢的,我們靠辦活動和賣咖啡,,現(xiàn)在略有盈余,。目前書店定期舉辦各種講座、音樂會,、簽售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儼然成為北京的一個民間文化中心。
“我們需要大書城,,但更需要星羅棋布的小書店尤其是社區(qū)書店,。”楊文軒說,,“大書城的殺傷力非同小可,,一個大書城開業(yè),周圍半徑5到10公里范圍內的小書店就都完了,�,!�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不是老百姓不愿讀書,,而是購書不方便直接扼殺了閱讀需求,。調查顯示,讀者所能接受的書店距離是坐公交車40分鐘的車程之內,,超過這一距離,,讀者就不愿意去書店買書了。而大書城投資巨大,,除非是特大型城市,,一般城市不可能每個區(qū)都建一個,留下的空白就需要小書店來填補,。
但是,,現(xiàn)在一些地方政府在考慮文化設施布局時,本能地喜歡建設大書城,�,!按髸鞘强吹靡姷恼儯煌艘徊秸f,,文化地產也是地產,,更值錢�,!瘪R汝軍說,,現(xiàn)在發(fā)行業(yè)貪大棄小,發(fā)行集團熱衷于建設中心城市的大書城,,大書城銷售幾乎占整體銷售的半壁江山,。他建議,政府應補貼建些小書店,,日本全民讀書就跟政府補貼小書店有直接關系,。
“一個產業(yè)的利潤如果不到10%,就很難吸引投資者了。我們調查,,現(xiàn)在新華書店的利潤不到5%,,基本沒有任何社會資金愿意進入�,!敝苷f,,開書店不賺錢,政府應該考慮如何鼓勵和扶持各種社會資金開書店,。
目前,,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各大城市普遍設立了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基金,但是如何把這筆錢用好,,把資金用在最需要的環(huán)節(jié)上,,成功的經驗并不多。程三國建議,,可以考慮設立一個特色書店評獎,,每年拿出一筆錢,由讀者,、媒體,、書評人,、出版人共同評選本年度最優(yōu)秀書店,,把獎金直接給獲獎書店�,!氨热缯f吧,,每家書店獎勵10萬元,這筆錢相當于很多小書店一年的利潤,,這樣就把大家開店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大家都會比特色、比創(chuàng)新,、比服務,,書店肯定會越辦越多�,!边@樣既解決了書店的生存問題,,又提高了書店的服務質量,吸引更多人來開書店,,可謂“一舉三得”,。
扶持小書店政府可以做什么?
小書店成批倒閉不是中國獨有的現(xiàn)象,,相反,,這是世界性的問題。讓我們看看世界其他國家的政府是如何應對這一問題的,。
韓國:政府提供百億韓元給出版業(yè)者融資,。韓國出版物的零售價格有最低價格的限定,。為保護著作者利益,韓國明文規(guī)定書的售價固定,,不能低于書價九折銷售,。
法國:政府每年從連鎖書業(yè)企業(yè)上繳的稅金中,提出資金來扶持和保護小書店的生存和發(fā)展,。
加拿大:政府規(guī)定,,每個加拿大書店在購買和裝配電腦設備時,政府將為其支付總費用的一半,,最高資助額為1萬加元,。這一計劃由加拿大書商協(xié)會來具體負責實施。
英國:政府對出版物不征收增值稅,。圖書“零稅”政策已執(zhí)行了1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