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美)賽斯·高汀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
賽斯·高汀絕對稱得上是一個“以想法作為一技之長的人”,。他是雅虎前副總裁,是斯坦福商學院MBA,,是Squidoo.com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該網(wǎng)站旨在讓普通人能夠更容易地投身慈善事業(yè)),,也是商業(yè)雜志《快公司》的專欄作家和“全球最受歡迎的100個博客之一”的博主,。然而,真正讓人們記住的并不是這些,,而是他的那一系列暢銷書及其所炮制,、宣揚的概念�,!霸S可營銷”,、“噴嚏營銷”、“紫�,!�,、“部落”、“小就是大”……高汀的厲害之處在于他熟諳營銷真諦,、懂得市場所需,,并且能以極為通俗、生動又不失銳意的詞句來闡明道理,。作為當今“最具有影響力的商業(yè)思想家之一”,,高汀的個人事例實際上就是對他《紫牛》一書的最好演繹——要么“默默無聞”,,要么“與眾不同”,。
不可否認,高汀的許多想法和說法都得到了認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人追捧,、廣為流傳,但仔細推敲他的言論,,絕大多數(shù)來自轉(zhuǎn)述和整合。這或許從一個側(cè)面解釋了為什么高汀才思敏捷,、勤于著述,,卻至今尚未躋身一流營銷學大師行列。同西奧多·萊維特、菲利普·科特勒,、杰克·特勞特,、阿爾·里斯等相比,高汀充其量只是一個商業(yè)觀察者,、營銷研究員和暢銷書作家,。如果說,前面幾位大師是名副其實的觀點制造商,,那么,,高汀只能算得上是如假包換的觀念經(jīng)銷商。
這一結(jié)論可能有失偏頗,,但至少在他最新的作品《肉丸冰淇淋營銷學》中又再次得到了佐證,。這本書和高汀早前其他著作一樣,依舊沿用了可以被稱之為“高汀式風格”的寫作套路,。套路一,,標題命名上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在這里,,“肉丸”和“冰淇淋”都不是實稱,,而是虛指,對應的是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兩種營銷模式,。至于為什么用“肉丸”和“冰淇淋”作比喻,,對此,高汀的回答是“如何制造和銷售肉丸是眾所周知的,,看起來安全而又簡單,,但也正因為太過普通,不可能有大的發(fā)展,。新營銷則是加在冰淇淋頂端的奶油和櫻桃,,是能夠帶來巨大回報的一系列技術(shù)手段”。在書中,,高汀還大聲疾呼,,“別再生產(chǎn)肉丸了,開始生產(chǎn)能夠和熱巧克力與蜀葵醬等圣代配料相搭配的東西吧,�,!碑斎唬咄∵@樣說沒有錯,,他考慮到了注意力經(jīng)濟下的讀者心理,,倘若他不用噱頭和花招,簡單樸素到一句“新營銷比舊營銷要好”,,誰還會有興趣掏錢買書來看呢,?套路二,,用堆砌、排比式的例子來說明一個不難理解的原理,。高汀喜歡用例子,,也擅長舉例子,這個習慣從一開始的《許可營銷》中就展露無遺,,到后來的《紫�,!贰ⅰ蹲吓�2:免費力量大》,、《行銷人是大騙子》中也一以貫之,。如今,在《肉丸冰淇淋營銷學》中高汀“故技重施”,,為了描述14個新營銷的趨勢,,他用了大量的商業(yè)案例來說明、闡釋,。雖然這一做法能夠幫助讀者盡快明白趨勢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但畢竟就嚴肅的行文結(jié)構(gòu)而言,,需要對原理的內(nèi)涵,、外延給予準確的定義,例子終究是為了加強說明,,而不能越俎代庖,。套路三,不忘“拿來主義”,,堅信“有用的就是好的”,。在高汀眼中,新營銷并非單一的事件,,也不僅指網(wǎng)絡科技,,而是14項趨勢錯綜交織的產(chǎn)物。這14項趨勢包括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的直接溝通和交易(其實就是“產(chǎn)銷合一”),、長尾理論,、外包、世界分得越來越細,、溝通無極限……夠了,,就拿前面幾項來看,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呢,?沒錯,,它們并不陌生。阿爾文·托夫勒,、克里斯·安德森,、杰夫·豪(人家甚至洞察到了“眾包”),、菲利普·科特勒、托馬斯·弗里德曼等在其各自的著作中分別都探討過,。
既然如此,這是不是意味著高汀的作品,,包括眼前的《肉丸冰淇淋營銷學》不堪一讀呢,?回答是“也不盡其然”。盡管高汀的營銷學思想不成體系,、又過于龐雜,,但它基本結(jié)合了三個不變的基本要素。首先,,隨著電視工業(yè)綜合體時代(TV-Industrial
Complex)的結(jié)束,,市場營銷者們失去了對廣告人群和廣告時機的控制。其次,,在一個消費者更占主導地位的市場里,,營銷人員必須表現(xiàn)出對消費者更大的尊重;營銷人員不能濫發(fā)電子信息,,不能使用欺詐手段,,要信守承諾,要學會傾聽客戶的心聲,。最后,,推廣一個創(chuàng)意的唯一途徑就是要使被推廣的創(chuàng)意引人注目。高汀把推廣創(chuàng)意的人稱為“打噴嚏的人(Sneezers)”,,把被推廣的創(chuàng)意稱為“創(chuàng)意病毒(IdeaViruses)”,,而把那些出眾的、卓爾不群的產(chǎn)品或服務稱為“紫�,!�,。
“新營銷并不等于成功,更多的時候創(chuàng)新是風險的代名詞,�,!本拖窀咄Υ聽I銷的態(tài)度一樣,我們對待高汀及其作品的態(tài)度也應當力求中立和公正,�,?陀^地講,高汀的作品除了一些新名詞,、新稱呼,,在內(nèi)容上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突破和貢獻,但是,,對于一些想要“窺一斑而知全豹”的營銷新人來說,,他的一系列著作確實能打開一幅幅別開生面,、精彩紛呈的商業(yè)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