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和美國當局的博弈還在進行,,這是否也是一場鬧劇,又會以怎樣的結局收場,?
標普破天荒調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后,,美國財長蓋特納難掩憤怒,指責標普計算方法“令人震驚地缺乏常識”,,作了“極其糟糕”的評判,。總統(tǒng)奧巴馬則強調“不管哪個機構怎么說”,,美國永遠是AAA級國家,。言外之意,美國的AAA評級,,標普可以不信,,但美國政府信。
當然,,對評級機構感到憤怒的,,也并不只有美國,在意大利,,對于穆迪和標普的警告,,意大利警方甚至突查了這兩家公司駐米蘭的辦事處。對于希臘等國頻繁遭遇降級,,歐洲領導人更是怒火中燒,,歐盟委員會巴羅佐曾痛斥,評級機構對歐洲國家有歧視,。
可以說,,每當經濟動蕩時,總是評級機構和政府間斗爭最厲害的時候,。兩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前后,,則是評級機構被動挨打。它們被指責錯誤評級,,罔顧風險,,誘導投資者,成了危機始作俑者之一,。美國國會相關調查委員會報告認為,,正是評級機構的過錯,,導致金融機器“關鍵齒輪”出現(xiàn)失靈。
但風水輪流轉,,被政府棒打的評級機構,,兩年后卻卷土重來,并對高高在上的政府發(fā)起了猛攻,。目前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導火索就是2009年底惠譽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至BBB+,引爆希臘債務危機,,從而使整個歐洲疲于奔命,。
歐洲人指責評級機構對歐洲“有歧視”,至少是冤枉了標普公司,。在穆迪和惠譽仍給予美國AAA信用評級時,,標普8月5日挺身而出將美國信用評級由AAA降至AA+,美國有史以來首次失去頂級評級,。全球股市暴跌,,蒸發(fā)金額至少數(shù)萬億美元;此外,,奧巴馬政府蒙受羞辱,,有議員甚至要求財長蓋特納引咎辭職。
在全球評級領域,,穆迪是老大,,標普緊隨其后,惠譽列第三,。前兩家是純美國公司,,惠譽股權雖為一法國公司控制,,但其在倫敦和紐約各設一總部,,仍被更多冠以美國公司。但西方公司向西方發(fā)難,,尤其是美國公司還跟美國政府叫板,,所為何來?
標普的解釋是,,公司有責任感,,真相必須指出來。因此不管奧巴馬政府如何“溝通”,,不管有多少壓力,,標普始終不為所動。當然,,標普也肯定知道,,此舉可能引起的反響,。除了奧巴馬政府會暴跳如雷外,向來與白宮友善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尖刻指責,,評級機構此前劣跡斑斑,,有何資格來評定美國主權信用。
克魯格曼的指責,,就如同其總是攻擊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一樣,,其實也夾雜著傲慢與偏見。標普就很委屈: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標普等評級機構忽視風險,,引來外界一片指責;現(xiàn)在標普勇敢指出了風險,,有一些人仍不依不饒,,認為是它導致了股災。真是說假話有錯,,說真話也難,。
其實,標普也不必太委屈,。白宮的反應,,正顯現(xiàn)了掌握金融制高點的評級機構的巨大影響力。因為對一國主權信用評級降低,,直接后果是該國融資困難,;融資難度增加,信用評級更加糟糕,。正是這種惡性循環(huán),,使希臘陷入了幾乎萬劫不復的深淵,也讓其他歐洲國家岌岌可危,。即使最強勢的美國,,在評級面前也難掩脆弱。
困難之際,,任何一個國家所期望的,,無疑是“雪中送炭”,這有助于鼓舞信心,,渡過難關,;但評級機構的行為,卻更像是“落井下石”,,雖可能說出了真相,,但也打擊信心,摧垮希望,,其不得人心也就在所難免,。為維護自身的面子,,也為了避免政治打擊,被降級的對象對評級機構予以批評,、指責乃至反攻,,也就在情理之中。
丟了面子的政府會有所報復,,但也不至于過度報復,。以美國為例,政府怕評級機構的負面評價,,評級機構怵政府的監(jiān)管大棒,,實質是華爾街和華盛頓的相互制衡。擁有政治資源的華盛頓,,決定著華爾街的虧盈,,乃至關鍵時刻的生死;但緩過勁來的華爾街,,也掣肘著政府能否正常運轉,,乃至影響著政治家的政治生命。
這是一個微妙的平衡,,其中有劍走偏鋒的標普,,也不乏和稀泥、裝糊涂的穆迪和惠譽,,后兩者之所以維持美國AAA評級,,更多是“強龍難壓地頭蛇”現(xiàn)實寫照。只有愣頭青標普,,以“職責所系”為由當了出頭鳥,,也出了風頭,賺足了眼球,。標普揭開的,,可能就是國王身上的新衣,盡管這件新衣到底有沒有,,許多人許多國家其實都知道,,只是它們不愿意面對而已!但有一天,,終于有人大聲說出了真相,原來美國沒有了AAA評級,,震驚,、震撼還是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