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中石化集團斥資24.5億美元收購美國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
(以下簡稱阿根廷子公司)100%股份及其關聯(lián)公司的交易,,現在看來變成了一塊雞肋。
據當地媒體報道稱,,由于未能得到阿根廷政府合理的財政補償,,中石化集團在當地的業(yè)務已經面臨財務問題,,未來幾周形勢可能會急劇惡化,并存在暫停生產的可能性,。
“我們正在協(xié)調此事,,目前暫時沒有更進一步的信息對外披露�,!�8月22日,,中石化集團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求證時說道,。
業(yè)內專家認為,目前阿根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介入越來越深,,在石油領域推行國有化,,這給中國油企在阿根廷的投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急需加以應對,。
面臨停產風險
在中石化集團收購阿根廷子公司后,,阿根廷政府一直沒有兌現逾期未付的1.84億美元補償金,至此,,中石化集團在當地的業(yè)務已經面臨財務問題,。
中石化集團向阿根廷政府表示,未來幾周形勢可能會急劇惡化,,如果問題不能得到糾正,,中石化集團可能難以向當地的服務提供商支付費用,也難以支付雇員的薪酬,,下一步還有可能暫停在當地的生產,。
據悉,在收購之后,,中石化集團曾表示將讓阿根廷子公司原油日產量增加超過5.1萬桶油當量,,而相關阿根廷資產的總的探明和可能儲量為3.93億桶油當量。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yè)研究員宛學智對記者稱,,停產對石油企業(yè)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會減少中石化石油產銷數量,影響企業(yè)營收增長,,還可能引發(fā)財務危機,、市場危機、管理危機等連鎖反應,。
實際上,就在完成收購后,,阿根廷政府調整了針對油氣公司的產業(yè)政策,。
今年2月,阿根廷取消了旨在鼓勵大型石油企業(yè)碳氫化合物勘探,、生產和提煉新投資的兩項財政優(yōu)惠政策,。阿根廷政府由此每年可節(jié)省大約20億阿根廷比索(約合433萬美元),但石油公司則需多支出相同數目的資金,。
從2008年以來,,阿根廷政府已經通過上述優(yōu)惠政策向石油公司支付了大約100億阿根廷比索。
宛學智分析,,受此影響,,中石化在阿根廷的業(yè)務將受到嚴重沖擊,,企業(yè)財務問題漏洞顯現,服務商費用無法按時支出,,雇員薪酬或將拖欠,,管理費用難有減少,企業(yè)下一步經營狀況令人擔憂,,“這表明中石化在海外市場中應對突發(fā)問題尤其是政策性問題的能力不足,。對當地政府的產業(yè)政策了解不足,導致企業(yè)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給企業(yè)造成較大損失,。”宛學智說道,。
在阿投資不確定性增加
2011年,,中石化購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阿根廷資產,首次涉足阿根廷油氣市場,。中海油則在2010年以31億美元入股阿根廷Bridas公司,。
經歷21世紀初的金融危機后,阿根廷轉向“重行政干預,、輕市場調節(jié)”的發(fā)展模式,,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介入越來越深。
一位業(yè)內專家說,,阿根廷對能源展開大規(guī)模國有化,,導致中國石油企業(yè)在阿投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今年4月,,阿根廷政府宣布西班牙石油公司雷普索爾-YPF為
“公益財產”,,將征收雷普索爾-YPF約51%的股份,對YPF公司(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實行國有化,。
阿根廷石油政策調整之后的一個重要轉變,,就是該國政府和企業(yè)要在石油市場上占據絕對優(yōu)勢,外資石油企業(yè)將成為阿政府重點遏制的對象,。
在阿根廷國內,,成品油長期維持在42美元/桶的低價,遠低于國際市場價格,,此外,,阿政府還對油氣出口征收高達40%的高額關稅。
此前,,中石化集團曾計劃以150億美元收購雷普索爾-YPF的57.4%股權,,后來,阿根廷國有化政策終結了中石化的這筆交易,。
上述專家認為,,此次國有化YPF的事件無疑向外界透露了這樣一個信號:外資可以在阿根廷進行石油開發(fā)活動,,但政府具有絕對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可以制定一切“游戲規(guī)則”,。
因此,,中海油入股的泛美能源公司和中石化在阿根廷的子公司都遭到波及。
宛學智建議,,目前中石化應當加強同當地政府部門的協(xié)調溝通,,希望盡快解決補償金問題,必要時可求助我國相關機構,。
行業(yè)分析人士認為,,阿根廷投資環(huán)境充滿不確定性。因此,,赴阿投資企業(yè)須審時度勢,,三思而后行,要密切注意阿根廷的經濟發(fā)展動態(tài)和經濟改革變化,,對投資項目進行詳細調研,、充分論證、科學評估,,善于發(fā)現,、降低、控制和管理投資風險,。面對阿根廷的國有化政策及舉措,,企業(yè)應果斷將爭端訴諸阿根廷法院或國際法庭,以期獲得賠償,�,;蛘叻艞壻Y產所有權,爭取與阿根廷政府簽訂管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