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尚德短期償債能力很差,。如情況沒有好轉,最遲于明年一季末可能出現無力償債局面
陷入反擔保騙局所引發(fā)的連鎖反應正在將短期償債能力很差的光伏巨頭——尚德電力(STP.NYSE,,下稱“尚德”)推向債務違約的邊緣,。
部分分析人士表示,尚德已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tài),。而尚德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有短期債務15.74億美元,手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4.74億美元,。在全行業(yè)短期內難以扭虧的大背景下,,尚德如不能出售子公司股份或繼續(xù)舉債以換取周轉資金,,則將最遲于明年一季度末短債到期時陷入無力償債的危局。
就在這最需要信用和資金的關頭,,尚德一項海外投資的反擔保面臨受騙落空局面,或將影響尚德出售該項目股份以回籠資金的可行性,。
而美國兩家律所也意欲代表投資者對尚德發(fā)起集體訴訟,,要求其承擔未能避免陷入騙局的責任。
疑似資不抵債
由近兩個季度財報來看,,如今的尚德正債臺高筑,。
今年一季度,尚德的短期借款為15.74億美元,,長期借款為1.31億美元,,另外還有總計5.58億美元的可轉債,鑒于其還有4.74億美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相應債務缺口大約是17.89億美元,,而公司同期的股東權益為8.03億美元。
一名關注光伏行業(yè)海外上市公司的分析師對本報分析稱,,尚德這17.89億美元的債務缺口超過股東權益的兩倍,,可看作“資不抵債”范圍。
去年一季度,,尚德的短期借款為16.26億美元,、長期借款為2.03億美元、可轉債為5.60億美元,。由于2011年年初光伏行業(yè)情況還算不錯,,因而當時的尚德手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也高達7.83億美元,因此債務缺口和股東權益(19.00億美元)之比約為0.8,,大大好于今年一季度,。
計算發(fā)現,去年四季度尚德的財務狀況也并不理想,,但相應比值尚小于2,,仍好于今年第一季度。
不過,,對于尚德是否屬于資不抵債,,也存在不同的判斷口徑。
一名光伏行業(yè)券商分析師表示,,根據我國法律,,資不抵債是指債務人的資產負債表(或者審計報告)顯示,其全部資產不足以償付全部負債,。
截至今年一季度,,尚德的全部資產為43.78億美元,,全部負債為35.75億美元。
某跨國公司財務部門負責人則稱,,從尚德一季報中來看,,其流動資產為19.84億美元、流動債務為31.07億美元,�,!吧械碌呢攧涨闆r特別是短期償債能力很不好,因為兩者的比值小于1,�,!彼f。
上述分析師稱,,尚德的短期借款目前為15.74億美元,,同時其最近一期的可轉債為5.11億美元,這一批總計20.8億美元的債務,,估計償還時間是在明年一季末,,因而公司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這筆債務。
虧損連連
從去年一季度,、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業(yè)績來看,,尚德與很多同行一樣,都陷入了有營收但凈利潤虧損的境地,。
三個季度中,,尚德的營收從8.77億美元逐步下滑到了6.29億美元、4.095億美元,,出貨量則分別是491兆瓦,、523兆瓦和382兆瓦,毛利率更是從去年一季度的21%下滑到了今年前三月的0.59%,。
雖然今年上半年,,光伏需求最大的德國地區(qū)光伏發(fā)電設備安裝量突破了4G瓦,但由于光伏組件產能過剩和激烈的價格戰(zhàn),,致使尚德,、英利綠色能源、阿特斯太陽能等眾多一線大牌企業(yè)都只能降價銷售,,造成了各家企業(yè)在一年內毛利率大跌,、難逃虧損的局面。
從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收入來看,,尚德僅次于英利,,為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yè)第二位,但從毛利率觀察,,其0.59%的毛利率低于英利,、阿特斯,、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及晶科能源等企業(yè),。
更加嚴重的是,,在該行業(yè)11家美國上市公司中,尚德的投資回報率指標(如ROA及ROE)均為倒數第二(-3.03%及-16.55%),,其中尚德的ROE僅僅比近期負面新聞纏身的賽維(ROE為-41.39%)略好一些,。
如果按照目前毛利率不到1%的業(yè)績來推算,尚德最好的償債方式是:繼續(xù)舉債,、賣出部分子公司股份換得現金等等,比較糟糕的做法則是宣布破產,。
“如果走到破產清算這一步肯定是最差的,,因為債權人將拿不到全部的欠款�,!遍L期同光伏行業(yè)打交道的美國德匯律師事務所一名資深律師告訴本報,。
反擔保案連鎖打擊
給高企的債務和糟糕的業(yè)績火上澆油的,是尚德近期陷入的GSF反擔保案,。
尚德,、施正榮及GSF資本(GSF
Capital)三方投資了一家名為環(huán)球太陽能基金(下稱“GSF”)的公司,分別持股80%,、10%和10%,。GSF在運營一個145兆瓦的意大利電站項目。
尚德從國開行那里借了約3億歐元貸款用于投資這家電站,。為了慎重起見,,GSF資本又向尚德提供了5.6億歐元的德國政府債券作為反擔保。
就在近期,,尚德打算退出GSF,,業(yè)界推測其意欲出售GSF股份回籠現金以減輕債務。但在退出過程中,,外聘顧問的盡職調查發(fā)現,,GSF資本為尚德提供的反擔保——5.6億歐元的德國政府債券“可能不存在,,尚德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記者通過相關渠道了解到,GSF
資本否認其在反擔保事件中有任何不當行為,,且該公司“將在訴訟中積極抗辯,。”有消息稱,,這筆德國債券不是GSF資本的,,而是從其他方面那里借來的,,但GSF資本公司并沒有就這一問題給予答復。
有媒體引述Maxim
Group 分析師Aaron
Chew的話稱,,尚德無法確認5.6億歐元的這筆反擔保是否存在,,“這讓美國投資人對尚德的信心盡失”。他也將尚德的目標價由0.50美元一口氣降至0美元,,并將投資評等維持在“賣出”,。
前述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將尚德的目標價降至“0”美元有些夸張,,但也可以看出現在尚德的公司風險正在加劇,。
他解釋,在海外電站的建設過程中,,電站的投資者一般會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相關方的反擔保,,因為電站的運營周期長達20到25年,即便電站建設完畢,,但誰也不能保證這20年(及以上)的運營期中不發(fā)生任何問題,。因而反擔保顯得十分必要,至少能保證電站投資者的部分利益,。他判斷,,如果這筆反擔保不存在的話,那么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尚德有可能無法退出GSF”,,而這就可能削弱了尚德自身的償債能力,。
就在尚德卷入“反擔保騙局”之后,美國兩家律師事務所Rosen
Law Firm,、Glancy Binkow & Goldberg
LLP“落井下石”:他們正在尋找首席原告且發(fā)起集體訴訟,。記者查詢到,后一律師事務所的網站公告稱,,(尚德涉嫌)作出虛假(或誤導性陳述):如尚德公司缺乏內部財務控制,、沒有獲得德國債券,因而該公司的財務報表在相關時間內存在重大虛假和誤導,。(記者夏清逸,、實習記者嚴薇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