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深層原因在于占稅收總額70%的流轉稅增速高于GDP的增長,。結構性減稅仍有較大空間
●當GDP增速高于9%時,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的增長在20%甚至更高,,但是當GDP增速低于9%的時候,,財政收入就會與GDP增速大體同步
截至目前,,26個省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財政收入情況:除上海、北京和浙江的財政收入增速低于本地的GDP增速,,其余省份大都保持20%左右的增速,,遠高于當地GDP增長。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趙大全認為,,財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背后的深層原因在于占稅收總額70%流轉稅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也有分析認為,這說明結構性減稅仍有較大空間,。
即使是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東部省份,,財政收入增速也普遍高于GDP增長
在已公布上半年財政收入數據的省份中,只有上海,、北京,、浙江的增速(分別為6.8%、5.3%,、4.4%)低于同期GDP的增速(分別為7.2%,、7.2%、7.4%),。除此之外,,大部分省份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在20%左右,,即使是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東部省份,其增速也普遍高于GDP增速,。
比如山東,,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7.5%,是GDP增速9.7%的近兩倍,。廣東多年來一直是“財政收入第一大省”,,今年1—6月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64%,高于同期GDP7.4%的增速,。
中西部省份財政收入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最高的是江西省,地方財政收入上半年增長32.3%,,大大高于10.5%的GDP增速,。但是中西部省份財政收入增速已經大幅回調。比如陜西省,,上半年財政收入按同口徑計算同比增長20.1%,,同期GDP增速為13%。陜西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相關人員表示,,今年財政收入按自然口徑計算有可能出現(xiàn)負增長或者是低增長,。
廣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2012年廣東省經濟有望保持在平穩(wěn)增長區(qū)間,,財政收支形勢將得益于宏觀經濟平穩(wěn)運行而延續(xù)穩(wěn)定態(tài)勢,,但同時也面臨不少減收增支因素。
財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長,,深層原因是占稅收總額70%的流轉稅增速高于GDP增長
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2.2%,扣除物價因素與7.8%的GDP增幅基本一致,。但為何地方財政收入會遠高于當地GDP增長呢,?
趙大全表示,財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背后的深層原因在于占稅收總額70%流轉稅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而流轉稅作為主體稅種的選擇符合了中國經濟運行的客觀規(guī)律,,體現(xiàn)了稅制符合工業(yè)作為實體經濟基本形態(tài)的經濟結構這一具體國情,也符合中國作為“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大國的現(xiàn)實,。
雖然按照經濟學原理,稅收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加,,隨經濟的減慢而減慢,,相應財政收入也會放緩。我國卻存在稅收指標問題,,即由上級向下級下達稅收指標,,一般是增長性指標,,一層層往下追加任務。另外,,結構性減稅也有較大空間,。
為實現(xiàn)上半年財政收入突破900億元的目標,廣西提出,,努力挖掘廣西稅收增長潛力,、拓寬企業(yè)稅收稅源。各級財政部門把收入任務按稅種,、按項目細化落實到具體征收單位和個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
吉林省財政部門則表示,將著重做好抓增收,,密切關注重點行業(yè),、重點企業(yè)的發(fā)展運行情況和新的收入增長點,進一步穩(wěn)定并拓寬財源渠道,。加強對重點稅源,、潛力稅源、零散稅源的監(jiān)控,。加強非稅收入收繳監(jiān)控,,進一步提高非稅收入質量。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曾解釋說,,經濟發(fā)展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發(fā)展總體上應相適應,但財政收入增長與GDP增長在數量上并不是一一對應關系,,兩者不完全同步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