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挖總干渠和總排干,,是建國以來巴彥淖爾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建設家園的歷史壯舉,。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巴彥淖爾人在天寒地凍、吃不飽穿不暖的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靠鍬挖肩挑硬是挖出了總干渠和總排干,。
經(jīng)過15萬人的共同努力,總排干工程1150多萬土方任務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勝利完成了,。這些土方,,如果一方一方地連接起來,長達11500多公里,,可以從內(nèi)蒙古到海南島鋪個來回。
在市檔案館珍存的資料文件里,,有一份《疏通總排干竣工大會的報告》,,對開挖總排干做了詳盡的總結(jié)。記者在30多年前的鉛字里,,努力尋找前輩的足跡,,思緒穿越了時空,“行走”在開挖總排干的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中,。
挑著籮筐扛著行李上工地
1975年10月中旬,,巴彥淖爾作出疏通總排干和十大排干的決定后,巴彥淖爾大地一片沸騰,,人們爭相報名,,踴躍參加,。各旗縣社隊、國營農(nóng)牧場紛紛召開誓師大會,,各行各業(yè)紛紛表決心,。成千上萬的民工挑著籮筐、扛著行李,,從幾十里,、上百里遠的地方,日夜兼程,、浩浩蕩蕩地開上了工地,;拉運人員和物資的汽車、拖拉機,、大膠車,、小膠車川流不息,晝夜不停,。
從11月3日動員到7日開工,,僅4天時間,就有7萬民工上了工地,,很快出現(xiàn)了一個黨政軍民齊動員,、男女老少齊參戰(zhàn)的全民大戰(zhàn)總排干的動人場面。
在西起杭錦后旗太陽廟公社,,東至前旗烏梁素海的400多里長的總排干工地上,,白天紅旗招展,晚上燈火通明,,人山人海,。盡管當時的氣溫已經(jīng)降到了零下二三十攝氏度,但廣大民工戰(zhàn)嚴寒,、斗風霜,、挖凍土,全盟各族人民橫下一條心,,目的只有一個——徹底根治耕地鹽堿化,。
工地上,既有人民公社社員,、國營農(nóng)牧場的職工,、解放軍指戰(zhàn)員,也有廣大工人,、學校師生,、街道居民及各行各業(yè)的職工干部;既有來自不受益地區(qū)的農(nóng)民,也有來自草原上的牧民,。而后方,,日以繼夜地為工地準備物資,前方需要什么,,后方就積極支援什么,。許多干部、職工,、居民,、學生紛紛捐款捐物,為疏通總排干出力,。內(nèi)蒙古建材局包頭云母廠的一位工人深受感動,,把準備給兒子結(jié)婚用的100元錢捐給了工地。
吃著凍干糧喝著渠水打硬仗
在施工條件和生活條件都很困難的情況下,,民工們有時吃的是凍硬的干糧,,喝的是渠里的咸水;許多人住在羊圈,、豬圈,、涼房里,甚至廁所也被改成了臨時工棚,。面對艱苦的條件,,當時民工們卻這樣說:“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
天氣越來越冷,,仗越打越硬。民工們白天大干十幾個小時,,晚上還挑燈夜戰(zhàn),,許多人連續(xù)奮戰(zhàn)幾天幾夜不下火線。
工程遇到泥濘和流沙,,大家就采取“野馬分鬃”,、“開膛剖肚”等措施,排除積水,,制服流沙。工地上缺少籮筐,,群眾就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鐵絲籮頭,、木頭四方架籮頭,又輕便,,又好用,,又牢固,,又省錢。地凍以后,,民工們連籮頭也不用了,,干脆把幾十斤、上百斤的凍土塊背著走,。夜戰(zhàn)時點起燈籠火把,,工地被照得通亮。有時火把燒完了,,大家就把自己棉衣,、被褥里的棉花,皮襖的面子撕下來做成火把,,蘸上柴油,,點燃后繼續(xù)大干。
“細算”的困難在“真干”中解決
疏通總排干,,是巴彥淖爾人干出來的,,當時有這樣一句話叫“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在干的當中創(chuàng)造條件解決困難”,。
時任盟委書記的李貴這樣總結(jié)說:如果按常規(guī)辦事,從測量,、設計到做好施工準備至少得一年時間,,而且按原來的計算,僅工棚費就需要30多萬元,,破凍鋼材需要300多噸,。由于凍土層較厚,有人曾建議采用定向爆破,,光炸藥就需要5萬噸,,合計達6000萬元,另外糧食,、蔬菜,、煤炭等生活用品的運輸,每天就需要200輛汽車,。
細算工程中的困難,,會越算越不能干,越算越不敢干,,要在2個多月的時間內(nèi)完成這樣大的工程,,連想都不敢想了。但是巴彥淖爾人硬是把這個工程干成了。
400多華里的排干工地,,地廣人稀,,當?shù)鼐用癯淦淞恳膊贿^三五萬人,施工時竟然容納了15萬人,。前旗40華里的工地僅有6個村莊3000多口人,,而住進去的民工就達15000人;僅一二百人的小村子,,就住進去一兩千人,。當?shù)氐娜罕姳M量把好房熱房騰出來,自己一家?guī)纵厰D在一個炕上,。有的住房里,,民工們炕上住滿了,就住在地上,,還搭起了“二層樓”,、“三層樓”,把一切可以擋風的地方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