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一行到重慶調研,。在走訪證券公司營業(yè)部時,,郭樹清與部分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代表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交談中郭樹清希望投資者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爭取有朝一日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成為中國的巴菲特,,這是每個投資者共同的心愿與夢想。郭樹清的寄語說到了投資者的心坎上,,讓投資者在夏日里有一種涼爽的感覺,。不過,郭樹清的寄語也就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而已,,投資者要成為巴菲特,,在中國股市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投資者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也成不了巴菲特。
這是由中國股票的高估值與新股的高價發(fā)行決定的,。以中石油為例,,這是巴菲特曾經投資過的一家中國公司股票。巴菲特買進的是中石油H股,,2000年在中石油H股股價被嚴重低估的時候,,他以1.10港元到1.20港元之間的價格買進11.09億股中石油H股;隨后又以1.61港元至1.67港元不等的價格增持8.58億股中石油H股。之后,,巴菲特持有中石油H股長達7年,。直到2007年中石油A股上市前夕,巴菲特以平均13.47港元的價格悉數拋空了中石油H股,,盈利達到10倍,。這還不包括在過去7年中巴菲特所得到的豐厚的分紅回報。
但國內投資者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中石油A股的發(fā)行價就達到了16.70元,,是中石油H股發(fā)行價的12倍以上。而上市價格更是高達48.60元,。同樣是中石油的股票,,但投資者如果投資A股,就只能承受投資虧損的命運,。如果是長期投資,,等待投資者的更是跳樓的命運。A股的高價發(fā)行與高估值,,決定了A股投資者虧損的命運,,做巴菲特只是一種夢想。
不僅如此,,A股市場包裝上市的流行,,業(yè)績變臉現象的普遍,也讓投資者很難成為巴菲特,。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績優(yōu)股就是投資者的首選,。但問題是A股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并不靠譜,。一些新公司,發(fā)行前業(yè)績高增長,,但股票上市后很快就出現業(yè)績變臉現象,。如同樣是巴菲特投資的另一家中國公司比亞迪,2009年,、2010年每股收益達到1.77元,、1.11元,但2011年該公司每股收益降到了0.60元,,今年一季度更是降到每股0.01元,。面對該公司業(yè)績的急劇變臉,廣大投資者又能奈之若何,?
此外,,A股市場的大起大落,,也讓投資者很難成為巴菲特。A股市場是一個大起大落的市場,。如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以及2008年的大熊市,讓投資者坐了一趟過山車,。即便如今4年半的時間已經過去,,但A股市場還不到2007年高位的半山腰。因此,,投資者如果長期持有,,那么投資者很難有所收獲,甚至還會把本金賠進去,。反觀美國股市,,即便是在金融危機的中心,其股指跌幅也較為有限,。今年美股的三大指數中,,有兩大指數已超越2007年的高點,道瓊斯指數也一度逼近2007年的高位附近,�,?梢姡鎸Υ笃鸫舐涞腁股,,投資者長期持股不動,,并不是正確的投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