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5月1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3205元,。由于國際市場美元的持續(xù)走強,,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經連續(xù)第六個交易日下跌。據(jù)統(tǒng)計,,從5月2日至16日的10個交易日之內,,人民幣中間價連續(xù)累計下跌超過500個基點,達535個基點,。 與此同時,,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市場的貶值預期仍未消散,1年期NDF最新報6.3755,,預示1年后人民幣對美元或貶值約0.91%,,幅度也是近幾周來的新高。 近期,,伴隨歐債危機升級,,市場對歐元走勢看淡,而美元作為避險貨幣則受到追捧,。美元指數(shù)從5月初的78.8附近一路攀升至81.3附近,。去年四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曾走出一段明顯的下行行情,。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略有下降。業(yè)內人士指出,,中間價跟隨美元指數(shù)同向波動,,而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可能還會進一步上行。與此同時,,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對歐元、英鎊等非美貨幣匯率則持續(xù)上揚,。 自2012年4月16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0.5%擴大至1%。截至5月1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僅盤中波動較之前更為劇烈,,而且基本上盤中波動區(qū)間低于央行每日公布的中間價,。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表示,中間價有風向標的意義,。最近美元指數(shù)持續(xù)上漲,,且市場上預期人民幣貶值的氣氛較濃烈,在市場看跌的特殊時期,,開盤中間價更要維持在一個穩(wěn)定的水平上,。不過,交易員指出,,近期兩者間的差異正逐步彌合,,未來交易價格有望圍繞中間價上下波動。 階段性貶值預期已經影響到流入國內的資本流,,這在最近公布的數(shù)據(jù)上也得到印證,。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的初步數(shù)據(jù)顯示,4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55888.21億元,,較3月減少605.71億元,,這是今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業(yè)內人士指出,,不排除下半年偶爾出現(xiàn)月度新增外匯占款為負的可能性,,而這也和人民幣的匯率走勢密切相關。 中信銀行總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美元上漲的趨勢目前看來相當明顯,,由此估計,在今年剩下的時間內,,人民幣長期升值壓力將減輕,。
|